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一章 煽风点火(月票满百加更)(1 / 2)

加入书签

千户营里,刘千户带走了一部分人,还有一部分人都在睡觉。
忽然,窗外传来尖利的声音:“不得了,出大事了,敌人打到军营里来了,兄弟们,能打就打,打不过就跑!”
正在睡觉的士兵从梦中惊醒,衣衫不整冲出营房,长官也醒了,闻声出去,却闻到一股子焦味,猛一回头,不过,走水了!
天光大亮,刘千户让人押着五十多名忻州军回来,却见千户营里乱成一团,一问才知,就在他出去之后,千户营的军备库走水,虽然火被救下,可是军备库被烧了一半。
刘千户大怒,不用问,这是符海搞出来的。
调虎离山!
更让他生气的是,符海居然跑了,没有抓住!
刘千户回到自己的营房,小妾哭着扑过来,刘千户厌烦地喝道:“滚一边去!”
他要写信,不,写状子,状告忻州符燕升偷袭蒲吾,伤他总旗,烧他营帐,毁他军备!
一名副将忧心忡忡地提醒:“大人,属下听说符燕升与晋王交情甚密,您这一状告上去,会不会牵连上晋王啊!”
刘千户正在气头上:“牵连晋王又如何,若真是晋王指使的,那他就是在造反!”
话一出口,刘千户便怔住了。
是啊,符海为何会突然闯进蒲吾,蒲吾虽然不是大地方,可若是晋王真的反了,蒲吾便是护卫京城的第一道门户!
刘千户忽然意识到,他发现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早膳之前,刘千户已经修书一封,派人送往平山卫,这不是状子,而是密函,六百里加急的紧急密函。
从蒲吾千户营到平山卫没有六百里,这道密函一个时辰后就到了平山卫指挥使汪旭的手中。
汪旭看完,细思之下,惊起一头冷汗,此事太大,不是他能做主的,他叫来一名亲兵:“你亲自将此信送往京城,交给兵部的范阁老!”
汪旭是武进士出身,如今的兵部堂官范阁老是他当年的座师。
六百里加急的文书,在当天晚上便送到了京城,次日早朝,忻州卫夜袭蒲吾千户营,烧毁兵备库的公文,便呈到了御前。
年轻的皇帝看向下首的几位阁老,首辅迎上皇帝询问的目光:“陛下,廷议吧。”
几位阁老留下,其余人等退朝。
没等阁老们走进御书房,慈宁宫里的太皇太后便得到了消息,忻州卫出兵蒲吾!
太皇太后一惊,手中正在把玩的一串小叶紫檀手串掉到了地上,一旁的女史吓了一跳,连忙跪下将手串捡起,用帕子仔细擦了,双手捧到太皇太后面前。
太皇太后没有去接,叹了口气:“他果然是想反啊!”
大殿内鸦雀无声,她们知道太皇太后口中的这个“他”是哪一位。
晋王!
自从晋王妃薨逝,太皇太后便再也不提晋王二字,每每提起,便以“他”字代替。
“来人,摆驾御书房!”
女史正要出去传令,太皇太后又叫住了她:“算了,还是先宣钟意进宫吧。”
这个时候,那些阁老们都在御书房里,她若是去了,那些家伙保不准又以“后宫不得参政”来恶心她。
虽然她现在重又回到人前,成为这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成了太皇太后,可是在那些老臣们眼中,她还是那个被太祖皇帝幽禁的闵后!
她不能让那些老东西们抓住把柄。
钟意很快便来了,除了锦衣卫镇抚这个身份,钟意还有另一个身份。
他的曾祖母姓闵,与太皇太后是堂姐妹,而他,论辈份要叫太皇太后一声姨曾祖母。
“你去晋阳,悄悄地去”
太皇太后吩咐完了,钟意这才问道:“那个人”
太皇太后心中一紧,就像是一只忽然被捏住尾巴的猫:“等你从晋阳回来再说吧。”
钟意没有多言,领命出宫。
唉,太皇太后还是老了,人老了,胆子也会小,否则又怎会忌惮一个失踪几十年的人呢。
就算那人没有死又如何,她比太皇太后还要年长十来岁,八九十岁的老太太,还能如何?
威猛如武安侯府的老夫人,现在也只能在儿媳妇面前耍耍威风了。
平山卫的信函进京的第二天,何苒带着她的人她的鸟也回到了京城。
她悠闲地坐在惊鸿楼的三楼,看着窗外,没有了那些烦人的锦衣卫,就连街景也赏心悦目了。
“大当家,钟意出京去了。”小梨迫不及待地把刚刚送来的消息告诉她。
何苒抿嘴一笑:“好啊,皇帝那边有什么动静?”
小梨打开第二支竹筒:“阁老们想让晋王和符燕升进京,当面说说清楚,可是太皇太后不让,皇帝没有了主意,现在还在僵持。”
何苒又是一笑:“好啊。”
小梨再打开第三支竹筒:“呀,这是真定送来的消息。”
“说了什么?”何苒问道。
“阎氏失踪,阎家说是何家把人给害死了,天天到何家闹事,还告到了衙门。”小梨好奇地说道,她没有见过阎氏,不知道那是什么样的人。
何苒知道,阎氏是让劳家的人弄走的,只是暂时不知生死。
不过若是她,是不会让阎氏无声无息地死掉的,不过,接下来要怎么做,她就不管了,这是劳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