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四四章 告全民书(1 / 3)

加入书签

事到如今,何苒已经可以确定何想与何盼这两个女孩子各自的身份了。

一个是柳山河的亲生女儿,她的生母很可能是惠山郡主,另一个是柳家族中那个险些被亲人溺毙的可怜孩子。

她们两人容貌相像,是因为她们本就是堂姐妹!

离开顺德,何苒又去了开封、济南、太原、真定、丰台,最后回到京城。

这一圈走下来,已是早春二月。

得知何苒回来,劳光怀来见她,老人笑眯眯地说道:“大当家,老朽不辱使命,粮草和军饷已经准备好了。”

何苒起身,深施一礼:“外祖父,请受孙女一礼!”

何苒心里清楚,劳光怀和上官夫人,可能早就知道,她并非他们真正的外孙女,可是他们却仍然对她掏心掏肺,把所有对女儿和外孙女的疼爱全都给了她。

她离京两个多月,老磨房胡同里存了十几封信,其中有两封是周沧岳的,有一封是武骥的,还有如意的,竟然还有一封信是侬六娘写给她的。

不过,最令何苒诧异的,是其中有一封信来自何淑惠。

遥远的记忆被重新开启,何苒想起当年迁都的时候,丁氏和何淑惠曾经在惊鸿楼里住过一阵子。

当年她告诉陆畅,让这对母女在惊鸿楼暂闭,等到京城恢复平静就让她们自行离开。

何苒再回京城已是几年之后,早就把这对母女抛到九霄云外了。

何淑惠在信里说,她们母女离开京城后,先是辗转回到真定的外家,后来晋王战败之后,道路畅通,她们便去投奔了姨母,丁氏还开了一家绣坊,生意不错,有姨母一家照顾,生活无忧。

何淑惠再三感谢当年何苒对她们的出手相助,她没有再称呼何苒为姐姐,而是直呼大当家。

这年头没有邮戳,何淑惠没有写明现在的住址,从信上便看不出这封信是从哪里寄来的。

看来,何淑惠写这封信的目的,只是为了道谢,给当年的那件事划上句号。

何苒挺高兴,这样挺好,这对母女都是聪明人,聪明人一般都会过得不错。

侬六娘的信,一看就是找人代写的,字迹工整,侬六娘告诉何苒,她和王豪之间的牵连解除了。

所谓牵连,也就是二人体内那同生共死的蛊毒。

因为有蛊毒的存在,所以王豪不敢杀死侬六娘,而侬六娘即使恨不能把王豪碎尸万段,也不能付诸行动。

现在好了,两人身上的蛊毒没有了,这对前任夫妻真正的厮杀正式开始了。

春节前,武东明派人送来了年礼,当然,何苒也回礼了,不过来送礼的不是武骥,而是武东明的另一个儿子武驹。

说起来,何苒还是武驹的救命恩人。

当年武驹被俘,还是何苒带人救出来的。

这封信,则是武骥写来的。

信的内容非常空洞,就是常规的新年问候。

何苒看完信,有些奇怪,总觉得好像有什么事。

她对小梨说道:“去惊鸿楼查一下最近西北的消息。”

不过,没等小梨从惊鸿楼回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便送了过来。

武骥与武东明父子反目,武骥带领十万人马离家出走,去了咸阳!

何苒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武东明的大本营在榆林。

咸阳有兵马,可也不过几千人,这也是双方之间的默契,毕竟咸阳距离豫地已经不远了。

现在把十万兵马驻礼在咸阳,这是什么意思?

这时,小梨从惊鸿楼回来,把这些日子西北的情报整理了一份,送到何苒面前。

武东明的次子武驹原本年少冲动,这几年性子渐渐收敛,目渐成熟,武东明对他越来越满意,将三州二十四县交给他管理。

武驹接手之后,便将这三州二十四县的官员全部更换,这当中有一大半是武骥的人。

武骥为此很不满意,告到了武东明面前,没想到武东明却偏袒了武驹,父子三人闹得很不愉快。

年前要往京城送礼,每年都是武骥过来,可是今年武东明却派了武骥去西安,而让武驹来了京城。

这在武骥看来,武东明的这一举动,就是为了让武驹走到何苒面前。

武骥很生气,武驹还没从京城回来,武骥未经武东明同意,便带了十万人马前往咸阳,武东明闻讯,亲自率兵追赶,可惜武东明这几年身体大不如前,只追了不到百里,便旧病复发返回榆林。

何苒看着这些情报,眉头渐渐蹙起,她对小梨说道:“传令下去,好好查一下武骥和武驹身边的人。”

处理完这些事,何苒才有空拆开周沧岳的那两封信。

第一封信,周沧岳是来向她表功的,他打下了永信城,活捉了永信知州马行舟。

看完第一封信,何苒的眉头蹙得更紧,据她所知,永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