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五四章 为别人养孩子(1 / 3)

加入书签

周沧岳没有夸张,他的确是忙里偷闲过来的。

当他得知定国公姓荆之后,并没有想要亲自过来,而是让在金陵的丐帮兄弟去调查。

他之所以会知道荆老三这个人,就是丐帮查出来的。

但是定国公府上规矩极严,孟老太君和国公夫人更是把国公府管得如同铁桶一般,丐帮能查到的消息委实有限。

那天晚上,他一拍脑门,便有了决定,亲自来金陵。

周沧岳有一个感觉,或许能够在定国公身上查到自己的身世。

他猜义父是知道的,但是义父到死也没有告诉他。

他原本也不在意,管他是周家的孩子还是别人口中的野种,他全都无所谓。

但可能是长大了的原因,他开始想要知道,他的亲生父亲,是不是也如梦中的自己一样,是一个坏人。

他和所有这个年纪的少年一样,对未知的一切充满好奇。

延安伯的脑子并不好使,否则也不会把家里家外全都弄成一团糟,但是很多时候,人在危急关头能够发挥出无限潜能,现在延安伯便是如此。

这么短的时间,还真让他想出了办法。

虽然朝廷三令五申,严禁官员及其家眷放印子钱,但是这样的朝廷法规能够约束的只有刚入官场没有背景的新人,对于延安伯而言,放个屁也就没了。

延安伯自从来到金陵的第一年,便暗中放印子钱。

就在上个月,他刚刚得知,名满江南的大才子袁梦之不但借了他的印子钱,而且还逾期还不上。

为此,袁梦之已经给他送来了两幅字画,可惜,袁梦之名气虽大,可还没有大到活着时就能一画千金的地步,他的这两幅字画,家大业大的延安伯根本看不上。

延安伯看上的是袁梦之在太湖边上的那处园子,可惜袁梦之就是不肯松口,若不是这阵子朝堂上发生了太多事,延安伯没有空出手来,否则他早就把袁梦之欠钱不还的事传到各大书院,让袁梦之斯文扫地了。

现在,延安伯便是把主意打到了袁梦之头上。

袁梦之是世家子弟,袁梦之和他的父亲都是才子,擅诗文,通六艺,风流潇洒,挥金如土,可就是不会赚钱。

袁梦之的父亲还能靠着祖产花天酒地,到了袁梦之这一代,就只能靠着变卖祖产渡日了。

袁梦之从延安伯这里借印子钱,是为了给两个花魁赎身。

这两个花魁一个在金陵,一个在姑苏,都是风华绝代的美人。

偏偏二人见过一次之后便念念不忘,因为身不由己,所以只能写诗以慰相思之苦。

袁梦之得知之后,便决定给她们赎身,只是这两位身价不菲,兵荒马乱的,房子田地全都不值钱,就连古董字画的售价也远远低于自身价值,袁梦之卖了前朝画圣的一幅画,也凑不够给两位美人的赎身钱,没办法只能去借印子钱。

现在两位美人全都赎出来了,做了他的八姨娘和九姨娘,两人每天形影不离,可袁梦之却还不上印子钱了。

偏偏延安伯又是个混不吝,袁梦之真担心延安伯会四处宣扬,胡说八道。

今天他正在给两位美妾作画,丫鬟进来告诉他,延安伯约他见面。

袁梦之立刻头大,可他却不得不去,因为延安伯说了,如果他不来,就把他借钱不还的事说出去。

袁梦之一向把自己比作仗义疏财的孟尝君,说他欠钱不还,他不要面子的吗?

虽然袁梦之不知道延安伯为何要约他来一家小酒馆,但是他不敢多问,巴巴地来了。

半个时辰后,袁梦之走出小酒馆,原本低迷的情绪一扫而光,现在他重又变回那个风度翩翩,文采风流的大才子了。

定国公府。

自从皇帝被幽禁之后,定国公便很少回府,偶尔回来也是和幕僚们在外书房议事,晚上便宿在前院,国公夫人也是自那日夫妻谈话不欢而散之后,便没有见过他。

国公夫人像往常一样,去春晖堂给孟老太君晨昏定省,孟老太君问起定国公的事,国公夫人笑着应对。

可是走出春晖堂,国公夫人脸上的笑容就没有了。

她回到自己的院子,丫鬟便来告诉她,三公子出门去了。

国公夫人一怔,虽然定国公没有交代,但是她本能地认为,这个时候,荆老三最好留在家里,哪里也不要去。

“知道他去哪里了吗?”国公夫人问道。

丫鬟说道:“听说是有人相约,三公子走的时候很高兴。”

国公夫人叹了口气,算了,荆老三虽然记在她名下,但是从小到大,定国公从不让她管这个孩子,她也不想管,现在他出去了,也和她没有关系,她可没有拿着棍子轰他出去。

他是死是活,与她何干?

荆老三赴的便是袁梦之的约会,约会地点当然还是在那个冷冷清清的小酒馆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