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九十三章 斩道之问 婚礼举行(2 / 4)

加入书签

世界上的“道”要复杂的多,其至少包括两大来源的“道”,一种“道”是宇宙初开时天地自生的“道”,这就是所谓的“自然之道”。

另一种“道”则是由修道者创出的“道”,姑且称之为“人创之道”。

“人创之道”则主要来源于修道者,是修士根据自身对天地万道的理解,从而走出的一条独特道路。

因此,仙三斩道本身,就是斩道后再创道,单独的斩去杂念便可度过的话,就不会拦住如此多的天骄。

古书记载,自古以来无数出色的人杰被这关卡所拦阻,传说中有几位逆天奇才惊动了古今,他们都在这一关倒下了。

一个修道者,如果斩不了道,那么他将当大能当到寿元枯竭;而如果斩了道却没有创出新道,则将面临斩道失败而飞灰湮灭的下场。

只有斩了道又创了新道,然后渡过天劫,才是真正的斩道成功。

在渡劫的时候,修道者自创的道被烙印在天地之间。

那时是纯粹的天人交战,修道者的“道”和外在的天地发生剧烈的碰撞,从而渐渐的烙印在天地宇宙。

在这方世界中,天地会自然而然的烙印下任何“道”,修道者自创的任何道,都将会以“道纹”的形式烙印在天地之间。

同时,“道”有“大道”和“小道”之分,像时间、空间、生命等就属于“自然之道”中的“大道”。

大帝们渡大帝劫时所证的道则属于“人创之道”中的“大道”,而其他人所创的道属于“小道”,并非他们所悟之道弱,而是他们自身不够强。

“小道”可以一步步成长为“大道”。

显然,一个修道者将自创的“小道”发展演化成“大道”的过程,就是其从斩道王者一步步成长为大帝的过程。

当其将“小道”彻底演化为“大道”时,其将接受天地的考验,这个考验就是大帝劫,也就是所谓的“证道”。

如果通过了考验,则就是所谓的“证得了大道”,同时,天地承认其道果,并将其本人的所有大道烙印在天地之间,作为其所证之道的显化。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古皇、大帝都已经逝去了很多年,甚至都已经化道了。

但他们有时候仍然能以巅峰的姿态显化于人间,而且仍旧拥有莫大的伟力。

盖九幽在青帝的压制下修行到了极高的境界,所述也是肺腑之言,姜云自然是信任的,盖九幽不至于骗他,也解开了姜云许多疑惑。

最后他恭敬的向盖九幽行了一礼,便离去了。

姜云对这方世界的现在、过去和未来都有一些了解,可以说洞悉古今未来的走向,知晓修行一道的未来是什么,更知晓为何出现的这样修行体系。

但是姜云回去参悟之后却发现,他自身好像有些不一样,与其他人的修行之路有了一些偏差。

“以身为种,在其肉身中就蕴含着天地的质朴道理,通过观摩大天地,而激活人体内界。”

姜云喃喃自语,他虽然也是以身为种,但不只是自身,还有本源空间。

其他修士激活人体内界,把自身当做一个完整的大道世界修行,与所在的世界宇宙同等,并非屈居于世界之下。

而本源空间与他息息相关,随着他的修行而不断演化,天然就是一个内界。

“这是我有两个内界哪?还是说本源空间便是我内界的显化?”

看了一眼本源世界,又看了一眼自身,姜云自言自语,其中的种种不禁让他有些迷茫了。

仙三斩道……太过重要,这一步无论如何都要慎重考虑,最终,姜云不禁叹了口气。

“不止是斩,更是要创!”

盖九幽的话语依旧回荡在耳边,带着些许的失落,还有诸多遗憾。

“当年证道失败,就是因为天地的压制太强了,加之大帝刚逝去,万道凝结在一起,我还是不能将万道击穿;纵使成就大帝,依然无法超脱,生于这方天地,就要受天地宇宙的限制!所以古往今来都在寻仙”

有时候知道的太多也不是好事,要顾忌的东西也有很多,前路艰难,成就大帝从来都不是姜云最终的目标。

从古至今再到未来,没有一个人能够笑着面对一切,都是严肃且悲壮,容不得失败,没有重来的机会。

都经历过太多的悲欢离合,失去了太多太多,所付出的代价难以想象,而姜云不想这些事情发生。

浮空岛上,山川秀丽,峰峦起伏,芝兰瑶草、仙葩灵药随处可见,虽然并不很大,但却被浓郁的生命精气笼罩,非常适合修行。

“姜云大哥回来了。”

一个少女跑了过来,她明眸皓齿,身材窈窕,肌肤如玉,靓丽活泼,她穿着一袭精致的浅粉色霓裳,裙摆上绣着小巧的花纹。

她每一步都发着一种轻盈而优雅的气息,动作轻快而灵活,时而跳跃起舞,如一只百灵鸟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