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8 章 吴王妃(1 / 3)

加入书签

赵德妃古井无波的生活顿时沸腾起来,她从佛堂里走出来,激动地绕着院中的桂花树不自觉地转圈,念叨着要给儿子找什么样的王妃。

银屏笑道:“娘娘,大家闺秀都在二门里,咱们看不见,不如请忠信侯夫人过来商议。她们经常参加花宴花会的,必然知道哪家女娘好。”

赵德妃一拍额头,道:“我昏了头,你赶紧去召见她们。”

银屏笑着退下,去周贵妃处说了一声。周贵妃欣然应允,道:“这是宫里的头一桩亲事,必定要给东哥选个称心如意的王妃。”

次日一早,忠信侯夫人就过来了,因皇后有事,先见了贵妃,才去德妃宫中。

赵德妃等得心急火燎,她这些年都在吃斋念佛,不理俗事,如今事到临头,反而觉得腹内的东西不够用了。

朝中谁最得势?谁家子弟最兴旺?谁家家风好?谁家女儿L知书达理……

赵德妃现在两眼一抹黑,又急又悔。

银屏劝她:“娘娘,吴王是陛下长子,吴王妃身份尊贵,必要多挑挑,殿下才十二,少则有三五年,娘娘慢慢选就是。”

赵德妃回了神,抓住银屏的手,道:“亏你提醒了我,东哥是十二,不是二十,我得慢慢选,慢慢选。”

待侯夫人过来,赵德妃问了侯府诸人,便迫不及待地问嫂子道:“三皇子封了王,陛下有意为东哥定婚事,你帮我参谋参谋哪家的女娘合适。”

侯夫人自家是有适龄女娘的,昨日接了旨意,忍不住起了争荣夸耀的心思,今日一听这话,心里凉了一半,知道事情不成了。

她斟酌问:“娘娘,京师闺秀甚多,各个比花轻巧,只不知娘娘有什么要求。”

赵德妃将腹中摩挲已久的条件说出,掰着手指头一一道来:“家世要好、知书达理最重要、相貌要俊俏、家风要清正、家族子嗣要繁茂、父兄要位列朝堂……”

侯夫人越听越听觉得有些苛求,这样四角俱全的女娘,她也想要呢。

“你在听吗?”赵德妃抬头见侯夫人出神,略带不满道。

侯夫人忙道:“我顺着娘娘说的在想哪家最合适。”

赵德妃追问:“那你想到合适的吗?”

侯夫人试探:“娘娘,襄侯家的三姑娘如何?”

赵德妃疑惑:“我只记得他家有两个女孩,难道襄侯夫人又生了一个女娘,怎么从未听说?”

侯夫人道:“三姑娘是侧夫人生的,长得标致……”

侯夫人话还未说完,赵德妃就打断,摇头道:“不行,出身得好。”

侯夫人心中将一大批人划掉,又提了一个:“赵郡李氏李尚书的侄女,簪缨世家,必定知书达理。”

“他可有亲女?”赵德妃问。

侯夫人道:“有两女,业已出嫁。”

“父为何官?”

侯夫人道:“鸿胪寺少卿。”

赵德妃停了一下,嫌弃其

父官小,又舍不得好家世,道:“行吧,先记着。”

侯夫人顺着这个思路,又提了几人,赵德妃都让银屏写下来,不知不觉,到了正午。

赵德妃又问:“你还有没有其他的人选?你是吴王的亲舅妈,不要藏着掖着好人选。”

侯夫人真提了一人:“赵国公的女儿L。”

赵国公李英功勋卓著,又是太子少傅,这样的家世出身当然好。

“太子少傅啊,只怕人家未必答应。”赵德妃踌躇了一下,将人选压在心里。

赵德妃留侯夫人吃了饭,临走之前,让她多想想,大有将京师闺秀大排查一遍的架势。不过,这是为吴王选妃,陛下三子,每一个都重要。

周贵妃管理宫务,这内廷进出也由她掌管。赵德妃得了人选,便央着周贵妃召人进宫。

周贵妃想了想,道:“直说召人进宫,怕不尊重,不如告知皇后,请皇后以旁的名义召人进宫。”

赵德妃嘴一撇,不言语。周贵妃笑道:“谁家的女娘不是金尊玉贵?让一群娇滴滴的女娘站着供人挑选,这样忒轻狂了些,有风骨的人家说不定就拒绝了,这样怕是误了好姻缘。”

赵德妃只好应了,周贵妃笑道:“你将人选给我,我替你说去。”

赵德妃知道周贵妃一向慈惠良善,对东哥也上心,便给了人选,连声道了感谢。

前几个人选,周贵妃不断点头,到了最后一人周贵妃拧眉沉思,摇头道:“赵国公是太子少傅,只怕不太妥当。”

周贵妃前些日子还听说赵国公病了不能上朝,病是肯定有病的,常年征战再好的身体也扛不住,这“上不了朝”不知有几分真。

人家怕的是“狡兔死走狗烹”,本来是太子少傅,若再把女儿L嫁给吴王,脑子正常的人都做不出这样的操作来。

赵德妃将李英女儿L的名字列上去,经历了不少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