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九十三章 共磋机关术(1 / 2)

加入书签

“你们有谁想要钢棒做的钓竿和钢丝捻成的钓线的?从速预定了啊!咱们可没有梅长老的能耐,一根小杆也能钓上大鱼,不过换换思路,和鱼比力气还是有可能成功的。”宗立武哈哈笑道,言语中大有献媚之意。

这个不要脸的东西拍起马匹来,可谓羚羊挂角不着行迹。

连梅长老这样的高人都极为受用,他抚须含笑:“不管你们用什么器具,只要能把鱼拖上岸就行!”

说完他扫视了一眼,见其中一人面露狂喜,眉头一皱补充道:“不准用法术啊!”

那人听了梅长老之言,不由双肩一塌,颓了下去。

此人没辙,但宗立武有招啊!

只一日之后,梅长老印过鱼的帷幔旁边就挂上了他专属的帷幔,上面的鱼影只比梅长老的短一巴掌的长度。

等到后来梅长老发现之时,宗立武早已出宗去了,他向旁人问起:“这宗小子是有点本事啊,他是怎么钓上来的?”

旁人哼了一声:“钓?那家伙是用爆钉球炸上来的,还放出话来,说您没有规定使用什么器具,他不算犯规!”

梅长老听后一愣,笑骂了几句强调一声:“以后只能用钓竿钓上来的才算,而且只能用人力,你们这帮小子都别想再取巧!”

就在众人要扯下宗立武的帷幔之时,梅长老一摆手道:“罢了,只有一条鱼影未免太孤单了一点,算这小子机灵,就这么挂着吧,不过要在他的署名后面标上一句‘炸上来的’!”

就这么,宗立武和梅长老的帷幔在此亭中飘了许久许久,每一次外宗来客登临此亭,洗尘苑的管事都会将梅长老小杆钓大鱼的美谈以及宗立武炸鱼的笑谈讲给客人听,直把他们逗得前仰后合、钓心大起。

照梅长老的规矩,每次有外宗钓客钓上超过一臂的大鱼便也将鱼影留在帷幔上,算是留下个纪念。

长久以来,在众多帷幔之中,宗立武是唯一一个不到结丹修为就位列其中的人了!

话说回来,众人将梅长老的大鱼分食干净,宗立武一手扛着钓竿,一手提着空桶,背着金灿灿的夕阳回家。

说是空桶也不尽然,至少里面还躺着一只吃饱了的小猫呢…

……

夜深了,三层阁楼的灯火还亮着。

那是宗立武、连桂和普福安又聚在一起研究机关术了。

周老在的时候,连桂学得多,普福安学得精,宗立武虽然学的又少又浅但脑子活泛,三人共同讨论研究,真将周老留下的机关术典籍逐步弄明白了,若周老见到此景,想必会非常欣慰吧。

“不对不对,老鬼你说得不对,周老在著作中的用词是非常考究的,‘须’、‘应’、‘宜’、‘可’这些字所表达的意思有很大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宗立武顿了一顿接着说:“‘须’表示必须,就是说不这样做就会导致整个机关无法工作,‘应’表示应该,传达出的情绪是强烈建议,也就是说不这样做机关仍会起效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宜’表示建议,这种情绪很平淡,制造机关时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最后的‘可’表示可以,传达出的意思是可有可无,有了能锦上添花,没有也无大碍,所以老鬼你所说有误!”

宗立武把头甩的和墨兰甩水似的,接着他又拿起一本书籍说道:

“你看这一段,‘若弹丸呈球形宜在钢管内刻下旋痕以确保精准度,若弹丸呈锥状应在钢管内刻下旋痕以大幅增加贯穿力。’这一段就表明‘宜’和‘应’这两个字所表达的是完全不同的情绪。”

连桂低头思索起来,他读书不多,以前还真没注意过这些用词的细微区别。

“那如果不是弹丸而是钢箭,需不需要刻旋痕呢?”普福安问道。

他对这一部分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周老爷子在机关之道上一直有一个遗憾,就是没能造出有效的、以火药为推动力的机关器具。

周老坚信平常用到的烟花爆竹,若是将爆炸出来的推力加以引导,那力道不仅电光火石而且威力极大,远胜现今依靠弓力、胶筋或弹簧产生的力道。

普福安对此也是好奇得很,特意将有关火药的书籍全部整理出来,形成了一套火药篇的内容,但他在使用何种飞弹上面与周老产生了分歧。

普福安认为用花生米大小的钢弹根本不可能有多大的破坏力,所以他更倾向于用钢箭代替。

宗立武对火药篇的内容提不起兴趣,因为周老留下了两大难题,这两个难题根本不是他们三人可以解决的。

其中之一便是现今火药的燃烧烈度远远不够,必须要升级配方。

这别说他们三个,就是再拉三百个人也无法在数年之内研究出来。

另一个难题就更困难了,涉及锻造方面的学问,用现今的技艺炼出来的钢管根本承受不住瞬间爆发出来的巨力,若是把钢管做厚,那就失去了便携性,还不如直接用弓弩呢。

据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