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二章 端王下药(1 / 2)

加入书签

这嬷嬷是从太后还是闺阁小姐时,就陪着她的。

太后虽然出身世家,但是父母早亡,又被叔伯欺辱,日子过得并不好,最后被姨母接去了家中住。

那姨母嫁的赵家,赵家曾风光无限,与谢、王三家,并称为本朝三大世家。

赵家有文臣,也有武将,颇得陛下信任,在京中世家的地位也十分高。

太后到了赵家,姨母待她如亲女,姨母所生的女儿,与她更是情同姐妹,几个表兄也待她十分好。

她在赵家度过了天真浪漫的少女时期。

本家为了攀附富贵,将她的名册递入宫中,被当时的皇后看中,选入了宫中。

虽有赵家做靠山,但是太后并不得宠,只得了个小小的嫔妃封号。

好在太后是个自得其乐的,不争不抢,度过几次有惊无险的宫斗。

后来,见一没了母妃的小皇子可怜,便养在身边。

没人将那小皇子放在眼里,她们母子,在其他人眼里,毫无威胁。

母子俩存在感极低,有赵家照拂,日子也过得还不错。

后来,谁都没想到,皇位居然落在了那小皇子身上。

不争不抢、毫无存在感的嫔妃,居然成了太后。

等到那时,嬷嬷方才看清,其实不争不抢的只有太后,那小皇子精着呢。

总之,她家小姐,算是母凭子贵,成了太后。

只是这母子,虽然有养育之恩,毕竟不是亲生的。

太后在皇帝心中的分量没那么重,这从赵家一事上就可以看出来。

赵家一事,也实在唏嘘。

赵家如此庞然大物,却牵扯进一桩谋反案,一时间,大厦倾,举家上下全被关入大牢。

因为还牵扯到皇帝亲母之死,皇帝十分震怒,天子一怒,血流千里,无人敢替赵家说情。

别说说情了,恨不得将关系撇的远远的。

就连那怀胎九月,将临盆的赵家嫡女,也被夫家休弃,赶了回来。

彼时,太后快急坏了。

赵家于她,都是至亲,赵夫人是她母亲,赵家嫡女是她姐妹,还有一众兄长……

她如何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

于是,冒着陛下震怒的危险,向陛下求情。

此举,差点令多年的母子情破裂!

太后绝望之时,只有王家和端王,向陛下求情。

虽然,赵家上下难免覆灭的结局,但是太后心中,却记挂着这份恩情。

因此,对端王也格外与众不同。

赵家没了。

但是,那待她犹如亲妹的赵家姐姐生下的孩子,或许还活着。

那是赵家留下的唯一血脉。

若是她能寻回来就好了。

太后轻轻叹了一口气。

她闭上眼睛,睡了过去。

恍然间,仿佛回到了那熟悉的院子,她还是无忧无虑的少女,她捕蝶,表兄笑她,表姐叫她小心。

……

林窈和林思宛回去的时候,又碰上了端王。

端王身边还跟这个脸上带疤的男人,看着普通,只是看人的目光,格外令人不舒服。

林窈虽然不想理端王,但是该守的礼,还得守。

她跟在林思宛的身后,一起对端王行了礼。

“拜见端王。”

端王的目光直接越过林思宛,落在林窈身上。

“林侧妃,真是巧,前几日刚在灵空寺见过,如今宫中有见。你与本王,真是有缘啊。”端王笑眯眯道。

林窈一点也不想和他见面,她一个煜王侧妃,也不想和别的王爷扯上关系。

“王爷说笑了,这遇见难免,不叫缘分。妾身有事要忙,就先告辞了。”

说着,就拉着林思宛匆匆离开。

走了一段距离,林窈脚步才停下,松了一口气。

林窈问林思宛:“阿姐,那跟着端王的人是谁啊?你可认识?”

林思宛回忆了片刻:“我不曾见过,但是他脸上带疤,我记得,镇国将军的长子脸上有一道疤,和端王关系好。他应该姓曹。”

林窈皱眉,镇国将军的长子?那人看着阴测测的,没一点正气,居然出身武将世家?

先不管了,承宠之事尚且瞒过去,端王暂时没法找她麻烦了。

与此同时。

端王和曹断的脚步停住,目光都盯着林窈姐妹俩离去的背影,两人消失,目光也未曾移开。

“这林侧妃不一样了吧?”端王道。

曹断偏爱少妇,之前一眼看出林窈未曾承宠,对她无甚兴趣。

“确实不太一样了。”曹断道。

端王的心沉了下去。

看来那一夜,林窈与赵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