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一章 赵家之事(1 / 2)

加入书签

寿康宫,太后的寿宴即将开始,宾客们都依次入宴。

太后坐在其中的主位上,一众家眷宾客,轮流送上自己的寿礼。

皇帝亲自送上一株千年人参,这人参极为珍贵,可见费了心思。

太后看了十分高兴,直夸皇帝有孝心。

再是皇后、贵妃,依次有礼物。

林窈看皇后,听闻皇后病了,这寿宴都由贵妃操持,此时看皇后的脸色,惨白,偶尔还咳嗽,可见身体是真不好。

反倒是王贵妃,一身华服,精致的妆容,雍容华贵,光彩耀人,更衬得皇后黯然失色。

这般对比,其实也如皇后和贵妃的处境一般。

皇后独子失踪,生死未卜,而贵妃则是独子在侧,羽翼颇丰,众人恭维。

一个在泥,一个在云。

接下来,便是一众皇子,以端王为首。

端王看起来也有些憔悴,本该意气风发,此时却这般模样,看来,那‘疫病’确实让端王费了些心神。

其他皇子依次上去贺寿。

端王送的礼物最贵重,太后也难以抑制对端王的喜爱,夸了好几句。

至于其他皇子,则显得平庸许多,也未得太后的青眼相待。

如今这局势,端王独秀,其他皇子若是太出挑,难保不会有灾祸,那些平庸,也不知是本该如此,还是伪装。

喜庆的寿宴,实则充斥着攀比和暗潮涌动。

之后,是一众王妃命妇,林窈则属于最后梯队。

按道理,林窈这种地位送的东西,都不值得拿出来看,直接送入库房即可。

但是,王夫人特意提及。

“都说林侧妃心灵手巧,这次送了太后什么礼物啊?叫臣妇十分好奇。”

王贵妃似乎也生了好奇之心:“林侧妃这小盒子里装得是什么呀?”

王贵妃并不知道王夫人对林窈的礼物做了什么,只是收到了王夫人的眼神,特意帮腔。

太后自然要给王贵妃面子,对宫人道:“拿来让哀家看看。”

林窈的眉头却微微皱起。

莫不是要借机羞辱自己一番?

自己的礼物,确实不算贵重。

一则自己没钱,二则,林窈觉得自己的礼物会泯灭于人海。

但是,自己确实费了一番心思。

宫人得了令,连忙将林窈送的盒子挑了出来,然后到了太后的面前,当着太后的面,将盒子打开。

里面躺着一抹绢布,林窈特意绣的小诗,还有一柄玉如意。

不贵重,倒是文雅。

但是,拿出来,难免要被嘲讽一番小家子气。

太后点了点头,便没了兴趣。

但是,那宫人还是将那绢布拿了出来,递给了太后。

太后接过绢布,一看,脸色顿时一变。

她的手不禁颤抖起来,呼吸变得急促,手颤抖起来,胡乱地打掉了绢布,然后瘫倒在椅子上,整个人颤抖起来。

“母后!”离得最近的皇后和皇帝,全都连忙起身,扶起了太后。

皇帝拿起那绢布,只见上面用红色的针线绣着字,歪歪斜斜的,但是还是能看出绣了什么字。

——随风潜入夜。

这本是极为寻常的一句诗,且很有才华的一句诗。

然而,却是当初赵氏谋反之罪的证据之一!

当初,皇帝还是九皇子的时候,蛰伏、平庸。

彼时的大皇子,意气风发,乃是储君人选之一,他便十分厌恶九皇子,对其各种羞辱、欺压。

风水轮流转,大皇子落难,被流放。

反倒是不受重视的九皇子,当了皇帝。

皇帝继位后,大皇子一派依旧不甘心,数次起事。

因此,皇帝对其十分忌惮,也厌恶到极致,恨之入骨。

任何和大皇子有关系的人,也全被诛杀。

而这大皇子的名字中,就带了一个‘风’字。

当年,便是从赵将军的枕头中,搜出了这一句诗。

之后,皇帝便遭到刺杀,而刺客,居然和昔日大皇子有关。

因此一系列事下来,皇帝认定赵家谋反。

皇帝恨赵家,而太后则养于赵家。

这成了母子俩心里最大的芥蒂,这些年,母子俩都对此避之不谈,维持着母慈子孝的关系。

如今,这首诗摆在母子俩的面前,可见会引起多么汹涌的波涛。

而这引起波涛之人,定当千刀万剐,不得善终。

林窈并不知道那绢布上绣着什么字,但是,自己用的明明不是红色,可见那绢布被换了。

而王夫人看向自己的眼神,仿佛自己死定了。

林窈的心沉了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