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章 古镜揭面(1 / 2)

加入书签

赵轩打开帖盒,在盖里的位置,居然镌刻有一首诗。

“不求见面惟通谒,

名纸朝来满蔽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

世情嫌简不嫌虚。”

看到这首诗的时候,赵轩心神俱震,又仔细的看了起来,果然在诗的右下角,靠近贴盒对角处,发现了一方章印,

手电照上,他就惊呼出口道:

“文璧之印,天啊,捡到宝了。”

两人都听清了他的话,但是对于文璧之印是谁,两人根本就没有概念。

“好东西这是谁的”

郭在军瞪大双眼,迫切的问道。

“吴中四才子,明四家之一,郭哥知道是谁吗”

郭在军愣了许久,像是被人踩了尾巴一样,突然蹦起道:

“你说这帖盒是文征明的东西”

赵轩笑着点了点头。

郭在军失神好一会,才有些不确定道:

“小轩,不对吧,文征明的钤印不应该是文征明、衡山居士、停云几方吧,没听过文璧之印啊!”

赵轩笑着解释道:

“郭哥,知道衡山和停云,说明你书就没白读了。”

郭在军一翻白眼,大手不客气的一拍赵轩肩头道:

“别消遣我,快说。”

“说来也没什么新奇,古代文人就是这样,动不动就会给自己换个章,今天号清闲,第二天事情多,说不准他会给自己取个身忙的号。

文征明一生所用的钤印考证过的就是70多方,名号涉及刚刚你说的在内,一共近三十个,文璧之印就是其中之一。

还有,文征明原名其实就叫文璧。”

曹瑞拍手,笑着对郭在军道:

“看看你,书都读狗肚子里了。”

“滚一边去,你要是读我们这一行,估计连我都不如。”

三人说笑了一番,曹瑞好奇问道:

“小轩,这个值多少钱”

赵轩看向郭在军,对方连连摆手说自己不知道,赵轩想了想这才开口道:

“我听掌柜的说过,之前拍过一个文征明用过有款的端砚,价格破千万了,这个帖盒的材质顶级,落款清晰,品相完好,

我觉得应该也在千万以上了。”

曹瑞一拍自己的大腿,有些郁闷。

别人随便买一样东西,就可以捡个大漏,他娘的到自己这里,净做慈善了,资助练摊人士。

“你花了多少钱”

两人都挺关心这个话题,捡漏是必然了,就看赵轩这是番了多少番

赵轩挠了挠头,对着两人有些不好意思道:

“买那三块巴林石,老板送我的,不然我没办法装石头。”

两人对视一眼,欲哭无泪。

天理难容啊!

两人都有种冲动,现在跑回草市再扫一遍。

“放车上吧,毡房里人来人往的,很不安全。”

赵轩点点头。

现在他可不敢再将石头放帖盒内了,如果将钤印什么的磨掉,那他哭都没眼泪。

将帖盒再次套上黑色塑料袋,又找了另一个袋子装石头,做完这些,他又小心的取出那面古镜,就要往车里送去。

“等等,小轩,这肯定又是好东西,居然还跟我们打起马虎眼了。”

郭在军当然不会上手抢,但双手一展,居然将他给拦下了。

赵轩苦笑道:

“郭哥,这个我也没看明白呢,怎么跟你说。”

曹瑞一听同样大感新奇:

“还有你看不准的东西,拿出来瞄瞄,不是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嘛。”

“臭过诸葛亮差不多。”

赵轩没办法,只得小心的将报纸去掉。

两人拿在手中,研究了半天,愣是没看出这是什么。

“这是个金属盘子”

“这锈的也太厉害了,两面好像都有图案。”

两人一边看一边议论着。

赵轩心思一动,对着曹瑞道:

“曹哥,你去找小完要一个炉子,再拿个锅过来,有刷子没”

“这地方,到哪去找软刷啊”

曹瑞双手一拍道:

“我剃须刀上有个小毛刷,先对付着用,不行再用老郭的牙刷,也是软毛的。”

两人说着就开始行动起来。

没一会,东西准备齐了,完淑悦和朱小晓也过来了。

“又是烧水又是刷子,赵轩你捡到什么东西,要除锈啊!”

完淑悦看来读书时比老郭要努力,听到他要烧水和刷子,就知道这是要给古物除锈。

“要不要醋”

完淑悦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