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7章 定真假(1 / 2)

加入书签

差不多又过了十分钟,赵轩将东西拿出来。

“小轩,这是个什么东西”

“长命锁。”

“不对啊,长命锁不都是那种银的或者铜的,底下带铃铛的吗”

曹瑞这次没有抢,因为赵轩正拿着软刷,在除垢。

“长命锁有两种,一为小孩戴,就是你说的那种,

另一个则是姑娘戴的,特别是出嫁的时候,出嫁后每年的重要节日也会盛装戴上。”

曹瑞点点头,不过这个长命锁的样子也太怪了。

赵轩心思一动,见旁边郭在军也是一脸好奇看着,就对他问道:“郭哥,这五色带代表什么”

郭在军突然觉得赵轩没有以前那么单纯可爱了!

自己要是知道的话,早还不说出口,在老曹面前显摆了,不说还不是因为不知道。

“郭哥,吴爷爷就没有骂过你”

“老师老师性格好,从来不骂人。”

赵轩叹口气,老郭这书念的,还真抵不上完淑悦,要是那姑娘肯定知道。

“长命锁是明清时期才有的,之前可没有这一说。

长命锁起源于汉代的长命缕,也叫五色丝、朱索、百索。

东汉就有端午节用五彩丝系臂以避不祥的习俗。

应劭《风俗通义》里记载:‘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避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

“这里的‘兵’,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兵祸,二是代指病;

温,则又指瘟疫,这都是古代人面临的最大危险。”

他的手并没有停,软刷放下后,他又拿着布,不停的擦着,东西太小,他就一手握着擦,另一只手伸到两人面前笑道:

“长知识了吧,给钱。”

两人轻切一声,曹瑞还在他手上轻拍了一下道:“给后呢。”

几分钟之后,赵轩把布打开,面上一喜。

将正中的大灯关掉,打开床头灯,将长命锁置于灯下。

曹郭两人眼都看直了:“这也太漂亮了。”

“这是翡翠的”

欣赏良久,赵轩这才将大灯打开,曹瑞见他放下,这才小心上手看了起来。

“三色翡翠啊,我还是第一次见。”

“老曹,让我看看。”

两人都上了手,赵轩这才仔细看上下包边的金属。

上为银,此时已现银白,下面包边带孔用于穿丝线的材质则是黄铜。

中间所包的翡翠则是橙紫绿三色,翡翠加金属两色,同样是五色,刚好与底下串着的五色线带相呼应。

这可太稀奇了,可以想象当时佩戴的不是豪商千金就是官家小姐。

“小轩,这个值多少钱,你又花多少钱买的”

“我花了660块了,至于说值多少钱,我也说不清,不过材质不错,再加上是老物件,估计值个百万没问题。”

两人点点头。

这么个物件,他们也看不到多少,但如果是百万左右,就现在他们都会下手买下。

许久,两人这才放下东西,老曹道:

“还真都是好东西,这趟龙城来的值了,明天我们起早点,争取将剩下的地摊全部逛一遍。”

“小轩,快看看我们的,我觉得我也捡漏了。”

郭在军看来是信心十足。

曹瑞的面上一苦,自己最有把握的铜马,已被小轩给否了。

两人将东西拿出,铺在床上,让赵轩一个个的看。

赵轩抬手看了看表,这都快一个小时了,为什么餐还没送来,正想着送餐的来了。

他拿了一份,其他的让送到林哥他们房间。

羊肉泡馍,味道相当好。

一边吃,一边看着两人的东西,先是老曹的铜马,他让老曹将马给拿起翻了个身,看着四蹄道:

“看不出这是机器模压出来了的吗”

老曹很诚实的摇了摇头。

“早先定铜金属件,要经历冶铜、塑胎、脱蜡、铸铜,到雕刻打磨,这才成型。

所以不管怎么看,都带着一股子柔和的感觉,但如果是机器模压制成,就显得生硬呆板。

而且能铸这东西的,定是有一定社会地位,或者说有钱人,平民百姓根本弄不到这么多的铜,

就算有,他们也舍不得铸成这么一个摆件。”

赵轩将筷子换了一个头,对着铜马轻敲一下道:

“这还不是纯铜的,而是铁镀铜,人工泡药做旧的,花了多少钱”

“2200块。”

赵轩点点头,还好不算贵,不过打眼肯定的了。

他的目光又看向另一个物件,是一个铃铛,大小如同女孩的拳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