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9章 五十名珍(1 / 2)

加入书签

赵轩当然会去港城,不过不是现在。

现在风刚透过来,慕容培还在造势,真正的拍卖至少要到十五天以后。

将身份证给吴老,他会安排人帮赵轩办理特区证。

赵轩先到沈福那里,将钱准备好,让其直接将钱打到自己账户。

关于现场叫开之人,他想了想还是自己来做吧。

他本想着让曹瑞来,但对方必然会打击报复,反正自己和慕容培已经水火不容,没必要让曹瑞再结仇。

老胡直接打了3.6亿,这是赵轩说的,剩下的一千万算作他的酬劳,毕竟对方还附赠了一个消息。

他的欠条打的是四亿,结果沈福打过来的是五亿,再加上之前自己手上的三亿多,总共十二亿,应该够了。

一周后出发,这两天他又闲了下来。

看了眼门口的日历,居然才周三,还有两天才能去接小晓。

其实男人都挺没出息的,反正此刻他觉得自己就是,算了,转移一下视线,今天打算去董立那里转一圈。

董立已经约了他两三次了,赵轩大概知道对方是要分享上次砰州的经验教训。

古玩城,赵轩现在可不陌生。

到了二楼,董立居然有客户,正在买玉。

他坐了一会,两人买了块山料,董立的价格还不错,相较地摊,像董立、刘掌柜他们这样的店铺,

都有经营老字号的想法,所以通常不会漫天要价,赚取相对合理的利润。

“董叔,您这些料子从哪进的货”

“怎么,你想玩玉器这一行”

赵轩想了想,将自己的方案说了一通,董立一怔,没想到赵轩的心这么大!

董立提出了一个联营的方案,就是把区域弄好后,与商家联营,

货品由商家来提供,他们负责售卖,不过统一收款。

赵轩心思大动,不过好一会他在内心中把这个方案给否了,这样货品不在自己手中,就没办法对质量进行把控。

“董叔,砰州的石头切了吗”

董立笑着道:“切了几块表现一般的,没亏,几个品相好的,还扔在仓库里呢。你的呢”

赵轩嘿嘿笑道:“董叔,我切出一块帝王绿。”

董立本以为他说笑,不过片刻见他点头,这才意识到是真的。

“多大”

“苹果大小,我没具体称过,应该在两公斤左右。”

“有镯位”

赵轩再次点头。

董立当即要起身,不过片刻一拍额头道:

“改天去看看,你小子可不能藏起来,今天不行,约了个朋友中午有事。”

老董为人还算不错,将自己切出的几块拿了出来。

最好的一块,无色高冰,其他都算是低端翡翠了,不过有这一块高冰料,估计就能保住本了。

“小轩,我昨天收了一个好玩意。”

董立说着再次进了里间,片刻拿出一个盒子出来。

将盒子放在赵轩的面前,笑着示意他打开。

盒子外间一股淡淡的清凉意,说明这是一件老玩意,打开一看,他一脸的愕然,

因为里面并非一个物件,而是好几个大钱。

每个大钱都放在专门的钱模里,赵轩拿起一个,只看了一眼,他就瞳孔放大了。

这一枚金币呈黄橙相间之色,钱币的尺寸约在五公分,赵轩掂了掂,重量应该没到一两,

正面用楷书刻着‘西王赏功’四字直读,字体浑朴,笔画挺秀,边廓精准,钱背光素无文。

“西王赏功大钱”

赵轩虽然用的是疑问句,但吃惊也是真的。

作为国内五十名珍之一,西王赏功稀少程度可想而知。

它的稀少,一方面是质地贵重,当时制造的本就很少,

644年,张献忠占领西川,自封大西王,在天府建国,为了奖励有军功的将士,所以铸造了一批西王赏功钱,

这种钱在当时也并非是流通所用,而是类似于军功章一样的性质。

另一方面,清王朝时期,凡拥有西王的任何物品,就是灭九族的大罪,更遑论代表军功的西王赏功了,所以扔的扔,埋的埋,

历经三百余载,存世已经越来越少。

盒子里总共五枚,两金两银一铜。

赵轩知道,这枚钱的价值,不在于材质,金的价值自然高,但铜的存世量更少,所以金和铜的价格,很多时候是近乎持平,

而银币,相较存世量要高一些,所以价格连铜币都不如。

“董叔,这个现在的价格在多少”

董立也是相当兴奋,这个漏捡的不仅赚大了,而且舒心啊。

“金币的价格00万一枚应该能出手,银币的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