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5章 第一轮(1 / 2)

加入书签

这里不是圆桌,而是一人一张铺着绒布的小桌,桌上配备了手套、手电和放大镜。

每张桌子之间,相隔半米,搞得像考试防止作弊似的。

赵轩看了眼左右,就算对年龄有限制,但他坐在这个位置,依旧有鹤立鸡群之感。

古玩是时间的沉淀,同样玩得精的人,也需要时间来积累。

所以他旁边的几个桌子所坐之人,就算没到四十岁,估计也是踩着边了。

当然,并不一定是他们自己参赌,他们更多的是那帮商人所找的枪手,

像赵轩这样自己报名自己参赛的,还真是少之又少。

这边玩的花样的确要比长安会馆要多。

比如说这第一轮,每人会有十个物件鉴定,限时半小时,鉴定准确率最高,用时最快的为第一名。

半个小时看似挺长,但分摊到十个物件上,每个可就只剩下三分钟了,而且每个物件,

还要用精炼的文字,写出真在哪,假在哪,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旁边众人,有人拿着笔在纸上画着,似乎在验证笔是不是好的,也有人拿着镜布擦着眼镜,

倒是赵轩大喇喇的坐着,不时眼睛还瞄一下全场。

在他几米之外,站着三个穿着旗袍的姑娘,他们双手捧着一个托盘,托盘用红布盖着。

赵轩目光触及第一个托盘,这个里面的东西最多,有五个小物件,他利用眼中异能,先将这五个给断了代,

至于另五件,被姑娘挡住了,他也看不到。

随着主持人一声开始,三个姑娘向他走来,他掀开第一个红布。

左手拿起第一个物件,物件上挂着一个小牌子,写着顺治通宝。

是一个铜钱,只看一眼,右手已经落笔写道:

‘顺治通宝,鉴定为仿,钱若真为黄铜,此面为青铜,真钱钱缘开阔,此方略窄。’

这几十个字,从材质到样式都进行了分析,已经完全可以下结论,其他的根本不用再写了。

接着拿起第二个物件,这是一个顶好的物件,同样看一眼写道:

‘汉代青铜三角爵杯,鉴定为汉代真品,古朴厚重有年代感,包浆自然,杯角尺寸协调,铭文清晰符合时代特色。’

写仿比写真其实要容易。

写仿只要点明一两个点,描述并不费墨,但描写真品,就要稍加润色了。

赵轩心中好笑,这个组织者也挺有意思,还玩起了心理学,

在一些常见真品的物件上,居然用仿品,而那些仿品遍地都是的物件,对方又用的是真品,

如果看不准靠蒙,那还真容易蒙错了。

第三个物件,牌子上写和田籽料新玉,赵轩手摸到,眼都不用看,就微微摇了摇头,写道:

“和田籽料,鉴定为仿,质略轻,表面玻璃光泽,内为颗粒状,此为石英岩玉仿制。”

仿和田玉的材料很多,之前赵轩常见的有俄料、青海料,甚至是粉压玉和乳化玻璃。

眼前这块,在区分上也不是很难,石英岩玉与和田玉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

和田密度更大,所以入手更沉,还有就是和田玉内里为纤维结构,而石英岩为颗粒结构,

再有和田玉的表面呈油光,而石英岩自带玻璃光泽。

旁边的姑娘都看傻了,在她看来眼前的小伙子,应该比自己年龄还小一些,居然来参加动辄千万上亿的赛事。

更关键的是,这小伙子跟其他人完全不同,到现在为止,桌上的东西除了戴上的手套,手电和放大镜都没用过,

看的几样东西,也就看一眼就写,逗人玩呢!

她强忍着不让自己笑出声来,在她看来,赵轩就是在装腔作势。

底下众人也在密切关注着三十桌每一个桌的情况。

童刚看到赵轩的样子,面上不由浮现起了笑容,女人看了他一眼,手不经意的在他胳膊上轻挠了一下。

他伸手在女人手上轻拍一下道:

“放心吧,那小子必输无疑,我会帮你出气的。”

女人展颜一笑道:“我当然相信干爹。不过,你怎么知道赵轩必败啊?”

童刚面上的笑容更盛,下巴轻昂了一下道:

“你没看到吗,之前的对赌已经让他心乱了,现在一味的追求速度,连东西或许都没看清,

要知道准确率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再快也没用。

到底还是年轻人,受不得外力的一点干扰。”

女人看了赵轩一眼,也不经意的笑了笑。

她倒不是非常介意陪曹瑞一晚,毕竟曹瑞不仅年轻,而且长相不差,看上去风度不凡,

但她明白一点,只要她和曹瑞呆一起,哪怕什么没干,那童刚也不会再看她一眼,

到时自己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