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7章 争议颇大(1 / 2)

加入书签

鲍老板一改之前的颓废,抱着大盒子就回到了原位。

第二个上来的人,赵轩看着眼熟,应该是之前逛过他们家的店铺。

此人手中也拿着一个大盒子,里面的物件应该也不小。

来人走到近前,主动将盒子打开,小心的将物件给取了出来。

“虞老,这个物件也烦了我不少时间,有人说是三彩,又有一些不对的地方,我也被搞得不确定了。”

虞老轻哦一声笑道:“还有你小郑看不懂的,这倒是稀奇。”

嘴上说着,目光已注视到桌上的器物。

器物是一尊仁女,高约二十公分,女子体态丰盈,特别是面部极为富态,细眉杏眼,唇角上扬,上梳倭墮髻,

身着衫裙,外加帔服,颜色为茄紫、褐红、黄等。

极具盛唐时的风格。

赵轩没有上手,因为虞老似乎是有所发现,掏出老花眼镜戴上后,已将东西握在手中,重点细看底部露胎处。

足足好几分钟,虞老这才将东西放下,拧眉沉思片刻居然再次上手。

旁边的郑掌柜见此,眼神随着虞老一拿一放而转移,面上的神情也越来越紧张。

赵轩通过眼中异能,已可以断定此物为真,但他没有上手细看,并不明白他们所说的疑点在哪里。

此刻上手的是黄老,他看了片刻,就将三彩放在赵轩的面前。

赵轩一上手就有了疑点,并不是轻重的问题,而是外表太光滑了,丝毫没有坑货的感觉。

而唐三彩,一直都是随葬品,这一点很不正常。

仔细看了一下外彩,他又发现了一个疑点,施彩过于规整。

唐文化是开放的,带着一种浪漫的情怀,又因只间隔区区两百年,所以还有一丝魏晋风流之感,

所以画风偏厚重,但施彩规整上有所欠缺。

他学着虞老小心的将器物倒置看胎,这一看又发现与唐三彩不同之处。

唐三彩采用白粘土素烧,一般露胎处会是瓷白色,而眼前这个虽也是白,但微微有些偏青,

更重要的是,底足露空处,依旧没有坑葬的痕迹,这倒是奇了。

“怎么样?”

见他放手,黄老低声问道。

赵轩摇了摇头道:“这不是唐三彩。”

郑掌柜一听,眉头微微跳了跳,但他同样有疑点,倒没有反驳,而是将目光看向虞老,等他最终裁夺。

虞老叹口气道:“还真有迷惑性,仿的很像,小郑,这不是唐三彩,收来花了多少钱?”

郑掌柜面上失望,但从事这一行打眼常有,相较常人他的情商管理算非常好了,面露苦笑,

先对虞老施了一礼,想了想又对赵轩抱了抱拳。

因对方是站着的,赵轩见此立刻起身还礼,郑掌柜点头一笑,这才道:

“实不瞒您老,这个东西我见着时就存着疑,但第一眼给我的感觉太好了,

眼缘不浅,我又舍不得松手,花了不到两万,我请了回来。”

赵轩心中暗笑,这个郑掌柜或许为人还不错,但商人嘛,永远都不会缺少精明。

说不瞒虞老,但说收的价格时,依旧用了模糊之语,什么叫不到两万?

一万九也是,一百九也是啊!

在赵轩看来,这个物件老郑收的价格肯定没到两千。

但在这里,又当着三个老人的面,老郑如果将价格报得太低,又怕被骂黑了心。

“不亏。”

虞老笑着道。

此回答,让郑掌柜一怔,目露疑惑。

虞老看着赵轩道:“小轩,看到什么年代?”

“北宋。”

赵轩回答的很干脆,虞老哈哈大笑,指着郑掌柜道:“怎么样,被一个小年轻给比下去了吧。”

郑掌柜也不生气,面上半是疑惑半是喜色道:“您老说这是宋三彩?”

虞老微点了一下头,随即解释道:“你们啊,判断唐、宋、辽时期的三彩,过重于看形和色了,这就是误区。”

他指着三彩仕女道:“你一看是人物,首先就断定是唐,再看色彩又是典型的唐用色,这就更坚定了你的想法,

以唐来推,你心中肯定有疑问,但常年接触这些,不管是从手感还是眼缘上,又让你觉得这是大开门老物件,

所以就有了你之前所说的矛盾心理。

这是一件典型北宋仿唐时期三彩人物像。”

郑掌柜立刻又问道:“可是宋三彩多出实用器,鲜少有人物、动物类的造型。”

“你也说了鲜少,又不是代表完全没有,你没看过的东西多着呢。”

虞老颇为傲娇说道,随即一指赵轩道:“还有一点,让他给你解释。”

见郑掌柜目光看向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