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3章 坏事与好事(1 / 2)

加入书签

对于老外,赵轩从来都没有好感。

说白了,他这个人不仅护短,而且还愤青。

其实,他更恨那个翻译。

所有帮着外人,来诋毁、污蔑、侵犯国人的人,都该死!

他不是说笑,如果他知道那个男人是谁,他不会这么轻易的放过对方,

明的不行,咱就来暗的!

小冢好像也怕把事闹大,不管如何抗议,最终还是将相机拿了出来。

薛义将照片删除后,还给了他。

看到两人快速离去的背影,众人再次叫好哄笑起来。

赵轩先对男孩道了谢,接着又对众人道:“大家接着看。”

说完,他就上了五楼。

今天还真奇了,刚在四楼吵了一架,结果到了五楼,又发现吵架现象。

“你们这不是骗人嘛,说收东西,额跑了两千里地,你们又说不收呢,

额不管,你们不收,额还就不走了。”

赵轩听着对方口音,就知道是西北人,刚从那边回来,对于那边人多了一层天然的好感。

他走上前,看着在那急得冒汗的郭在军。

如果按他以前的性子,他早就叫人撵对方滚蛋了,但是现在代表的是九歌,可不能由着性子来。

“同志,我们收古玩,你这可不是。”

“胡说,额这就是,额家里上好几代传下来的。”

郭在军抬头看到赵轩,对着他苦笑着摇了摇头。

赵轩走到近前,看着男人,常年劳作男人的背有点佝偻,看上去应该在五旬上下。

面透朴素,但看向赵轩那乱转的眼珠,也透着一点狡黠和市侩。

“老乡,是谁让你到我们这来的?”

可以肯定,男人应该是受了他人的指点,否则以现在绿皮车的速度,他出发时,九歌还没开业呢。

“额先去的那什旧货市场,进去一家说给额一百块,额连个路费都不够,那老板不实诚,

有人就让额到这来,说这里给高价。

额就来了,看来你们京城人都一样,欺负额这个外乡人。”

赵轩心思电转,东西还在老乡的布包里,但郭在军一口咬定是新的,那应该不会走眼,

他在想着,这是不是潘家园有些掌柜心中仍是不爽,所以故意叫人过来闹事。

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了,叫老乡过来顶多恶心一下九歌,至于说闹事完全上升不到这个高度。

“你这小老头,有话好好说,我们京城人从来不欺负外地人,关键是你的东西不真。”

听到对方诋毁京城人,郭在军不乐意了,出言反驳。

恰在此时,刘初语走了过来,见事情还没解决,看着赵轩道:“要不要报警?”

听到报警,老乡面上明显紧张起来。

千百年来,官本位思想作怪,民怕官实属正常,所以见此,赵轩也没怀疑什么。

“暂时不用。”

然后看向老乡道:“东西拿出来,我看看,如果是真的我高价,如果是假的,您也不用乱跑了,回家去吧,路费我给你。”

老乡将布袋从身上取下放在旁边的桌上,示意赵轩自己动手,

看着赵轩,又看了眼郭在军道:“额的东西嘹咋咧,你们这么年轻,会不会看啊?”

赵轩在古都呆的时间短,不明白嘹咋咧是什么意思,但应该是指东西是好玩意儿。

从布袋里掏出东西,看清楚后,他面上一怔。

眼前的物件,就像是大别山那边,冬天放在煤炉子上热菜的双耳锅。

整器高14公分左右,口径28公分,重在三斤半左右,通体光素,侈口,腹部向外鼓出一周突棱,平底。

锅沿铆接与锅口斜上张举的双耳,耳上立环状把手。环状把手与耳焊接处露出焊药。

口沿上有使用痕迹,锅底可见同心旋纹及抛光痕迹。

粗一看,还真与现今的双耳锅别无二致,怪不得郭在军一口咬定是新物件,

这件东西,估计吴老王老看到,第一眼都会认为眼前的老乡在逗人玩呢!

不过赵轩眼中异能启动,汹涌的凉意聚于眼窝,实实在在说明这是一件老物。

很快,他就发现了几点有力的论证点,也初步断了一个代。

“老乡,您想卖多少钱?”

听他这样问,郭在军面有急色,以为赵轩的烂好人毛病又要犯了,倒是刘初语面露狐疑之色。

老乡双眼嘀溜溜的转着,好半天叹口气道:

“家里娃要结婚咧,不然额也舍不得卖。”

他看着赵轩,然后举起了一根手指。

赵轩明白,老乡要的应该是一万块,果然见他只笑不吭声,老乡不确定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