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69章 十六轩的小毛病(1 / 2)

加入书签

客厅中,黄奇见到自己爱徒,能有如此清晰的思路,满意点头道:“我也觉得是珍珠的可能性不大。”

然后又一指第二个推测道:“庞元济其二所言,乃是料珠,你怎么看?”

料珠的说法,其实比较宽泛,一指天然形成的火山玻璃,其二是指用玛瑙﹑紫石英等原料制成的半透明珠子。

赵轩又摇头道:“我觉得也不大可能,料珠早见战国,曾侯乙墓中就出土料珠上百颗,

说明当时,料珠虽然珍贵,但依旧不少,但史书对隋侯珠的描写,那可是独一无二的,要是有大批量的存在,

这个珠子,也不可能成为春秋二宝之一。”

黄奇点点头,料珠的可能性确实不大。

“还有一种说法,这是自制玻璃。”

不过刚说出口,他就自行摇头否定道:“有点扯,如果能自制出玻璃,为何不多做几个,干嘛就生产一个。

第四种说法就是萤石。”

赵轩直接否定道:“不可能,萤石极易损坏破碎,很难保存下来,还有早在7000年前,我们老祖宗就有用萤石制作的工艺品,

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就有萤石制品,所以更不可能称之为重宝。”

黄奇指着最后一条道:“最后一点推测就是隋侯珠乃是金刚所制。”

所谓的金刚,就是指金刚石,在汉代就有记载,初见于佛经‘大藏法数’:‘跋折罗(梵语),华言金刚,此宝出于金中。’

赵轩又将珠子拿起,左看右看,还别说,看上去真像是钻石。

而且钻石经过曝晒后,在暗室中是能产生不同颜色的磷光来。

不过,赵轩所见的钻石多是透明,像眼前这块,透光可见五颜六色,还是首次听闻。

“师父,您看呢?”

“我看你还是拿给故宫那几个老儿,让他们帮你鉴定一下吧,总好过咱爷俩在这胡咧咧。”

赵轩没忍住笑了起来,师父现在也会开玩笑了。

刚把东西收起,大门口就传来叽哇的吵闹,抬头一看是笑笑背着小书包跑了进来。

“赵爸,你去哪儿?笑笑好想你。”

赵轩看了眼跟在身后一脸严肃的良卿,对方赶忙躬身道:“师父。”

赵轩摆摆手,然后抱着笑笑道:“笑笑,乖不乖?”

“笑笑最乖,赵爸,你给我带礼物了吗?”

赵轩假作懊恼道:“赵爸忘了啊。”

然后笑笑面上的笑容就没了,用力挣脱从赵轩的怀里下来,一声不响的就走了。

大有没礼物,谁和你亲的架势。

礼物是在港城买的,笑笑是一整套芭比娃娃,给良卿带了一个学习机。

看着两孩子自觉的搬出小板凳做作业,赵轩满意的点点头。

……

清早,赵轩晨练结束,先去了一趟十六轩,看了眼昂登的家人,他们来此已经近半月。

除了昂登的大儿子,能简单的交流,其他人都不会说汉语,有点头疼。

不过,可以看得出来,一大家子人对现状还是颇为满意的,至于几个孩子,明年再安排入学吧。

中午赵轩就在十六轩吃的饭,黄冉的肚子已初见隆起,整个人也圆润了一圈,变得极为富态,

几个眼睛治不好的师兄,许是接受了现实,这次倒是明显话变多了。

“小轩,给你看看。”

吃完饭,大师兄就把他拉到了库房,整个库房,四面墙有三面都是大型的保险柜,

大师兄拿着钥匙一个个打开。

赵轩知道,这是他们一个月的劳动成果,把之前那一堆原石全部给变成了明料。

“这个保险柜里的料子品质最好。”

赵轩看了眼,微微叹了口气,四十多吨的料子啊,而且都是昂登挑着不错的原石,才出了不到两百公斤的高冰种翡翠,

到玻璃地的只有三十多公斤,真的是少之又少。

至于说玻璃地帝王绿,也只有两块翡翠,加一起应该在七公斤左右,一个只能磨成蛋面或者雕成挂件,

另一块稍大一些的,倒是可以出两条镯子。

不过,有几块冰种满绿的,这一类的价值同样不翡。

其他的几乎全是冰种,无色、春带彩、紫罗兰,黄翡或者黄加绿,都有不少,

还有两块极品的墨翠。

合着一起,也就一吨多点。

“有一部分,工已经赶出来,压在手上,曹瑞说等明年三月份运到沪市新店去。

那些中低端的料子,冯老带着人拉走了。”

赵轩板着脸道:“大师兄,不用这么赶,咱要工作,但也要生活。

我说师父说,这段时间你们赶工,经常到晚上十点多,这样不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