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98章 晓基金的问题(1 / 2)

加入书签

赵轩并没有猜错,一个下午包总拜访了三个人,都是沪上圈里有名的瓷器鉴定大师,而且还去了一趟拍行。

三个鉴定大师,两人说是真的,一人说的是看不准,看让他们估值时,也都闭口不语了。

拿到拍行,那个拍行的经理说要把罐子放在那,有专门人鉴定,就算上拍也要到秋天了。

左思右想之下,他还是决定让赵轩收了,赔了一百多万,总比颗粒不归的好。

老包很贴心的带来了pos机,在酒店一联网,赵轩刷了五百万,将那个罐子收到手里。

第二天清晨,徐老和秦老还真要跟他一起到京城。

两人真的想第一时间看看,黄奇到底是何方神圣,能教出赵轩这个妖孽来。

飞机上,赵轩和徐老坐在一起。

“那个罐子与你有渊源?”

“不瞒您老,这个罐子是早几年我亲手做的。”

本想解释一下自己懵懂,不知制假,但这样一说等于把师父给撂沟里了,所以就闭了口。

徐老目瞪口呆,好一会才道:“现在还能做出来?”

“需要建窑,找相近年代的残瓷,当然如果只是烧制普通的工艺品,自己选胎土,从打坯开始也行。

我打算回去和师父商量一下,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艺品,明确标明出处。

一种采用老胎新烧,一种则直接用新胎烧制,作为九歌的一个卖点。”

徐老一拍腿道:“成,到时我也买几个看看。”

“可以定制,需要仿制某个年代,某一种釉彩和器型,烧制的工艺比较复杂,所以每年出产的数量不会太多。”

说到此处,赵轩突然有个想法,再过个两百年,说不准十六轩款的瓷器,

也会像今天的明清官窑瓷一样,被炒成了天价,想想突然有一种莫名的虚荣心。

到了京城,大牛和二牛来接的机。

两位老人直接被带到了家里,在家里住了两天,先后又和崔、杨、费、王几个师父见了面,

两人那是极为感慨,本以为自己在沪上也算一号人物了,结果就这两个不起眼的小院子里,居然住着好几位深藏不露的大能。

各请到了崔师父一幅字,又约着明年再聚,两人这才颠颠的回了沪上。

大清早,赵轩候在旁边,费师父正在给小晓号脉。

时至三月,小晓已经怀孕五个月,肚子明显的隆起,昨天两人的动静有点大。

因为医生下了解禁的口令,所以这丫头昨晚就开始了骑马,赵轩不配合都不行。

今天一早,抽着老妈出去买菜的空,赶紧把费师父请过来给看看,这要是不稳当,赵轩都能想到自己的下场。

“好着呢,没必要大惊小奇的。”

费师父给小俩口吃了一颗定心丸,然后又瞪了一眼赵轩道:“也要留意,别瞎折腾。”

赵轩能说什么,总不能说自己曾经反抗过吧。

“要不要开点药?”

“没事吃哪门子药,就算是人参吃得不当,那也是能送人命的毒药。”费师父轻哼一声,提着自己的小医药箱走了。

走到门口,看到要出门上学的笑笑,原本板着的脸顿时消融,将丫头一把抱起道:

“你那师父不靠谱,师公送你去上学好不好?”

……

生活再度闲下来,晓基金这两天发生了一些状况,小晓有些烦心,所以今天赵轩也跟着过来了。

到了地方之后,差不多一刻钟,人员到齐开会。

晓基金的成员,大多是将毕业或已毕业的大学生,还有几个技术人员。

这部分人一般都属于家里有根脚,打算往公务员这行当混的,在基金里担任个职务,也是一个拿得出手的履历。

这部分人,都有工资,算是晓基金的常规编制,还有一部分志愿者,根据参与的天数拿补贴。

在成立之初,原本打算全部以志愿者的形式,被赵轩给严厉的否定了。

他不在乎这点工资,而且定的工资,相较京城普通工资来看,还要稍高一些,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负责任。

他不希望一部分为了慈善,把自己变成需要扶贫的对象。

小晓坐在桌头,看着众人道:“说一下,到底是什么情况?”

其中一个主管起身,对着坐在旁边的小文员点了点头,随即投影上出来了一份报表。

这个主管赵轩之前见过,叫吴越,是个比较轴的人,说白了就是认死理,这样的人在别的行当可能不好混,因为不知变通,不够圆滑,

但放在这个岗位上就非常合适,不易被收买,能一直的保持初心。

这家伙双眼中有血丝,浑身虽然干练,但此刻也显露着一丝疲惫。

打开的报表中标识了,目前晓基金所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