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1 / 3)

加入书签

听到曹操的询问,一众文臣武将都沉默不语。

这话你当主公的好问,我们当手下的也不好答啊!

你们老曹家疑心病这么重,谁知道你什么心思啊?

杨修前车之鉴啊!

坐在上首的曹操看着众人都不言语,眼里略过一丝不满。

待要开口之际,就听一道清越之声出列回答道:

“秦末汉初,汉室初兴!高祖因秦暴而举事,又诛灭了楚霸王项羽,从而一统天下!其功勋可与商汤、周武王相提并论,其伟业流传于子孙,可称是帝王中的元勋!

曹操看着那道出众的身影,言语带笑的抬了抬手道:

“看来你颇有高论啊,诸卿还请恭听。子建,继续!”

曹植一脸欣喜的拱手道:

“是,父亲!”

随后直起身侃侃而谈道:

“高祖虽成就了君王之盛事,然而他的名声并不合乎仁德,品行也不那么纯正,以至于身亡驾崩之后,让凶狠的吕后能肆无忌惮的大发残酷暴虐之心。”

“导致爱妃戚夫人被弄成“人彘”,其子赵王如意也被毒杀,其余骨肉也被屡屡残害!”

“吕氏一族独揽朝纲,刘氏皇权几被篡夺!凡此种种,不就是因为高祖缺乏深谋远虑所造成的后果?”

“但另一方面,高祖之所以能一统天下,是因为高祖手下的谋臣猛将都是古今少有世所罕见的!”

“只因高祖能对他们量才任用,善于听他们的建议,所以能登临大宝!”

一旁的荀彧听得略微皱眉,刚想向上一步,却被身边的司马懿挡住了脚步。

荀彧愣了一下,看向司马懿。

而司马懿依然是那副无事发生,老神在在的样子。

荀彧看曹植已经再继续抒发自己的所解,只好退回身位,继续听着。

“而光武帝不仅继承了皇室的仁德,能体会上天的仁善,还禀承着忠贞温和、善修内在的精妙之理,有足以媲美圣人的美德与才华。”

帐内的众人静静的听着曹植的高谈阔论。

“光武帝,聪睿豁达、博学多识,仁义智慧、开明宽容,谨慎周密,乐施爱人!”

“正值王莽新朝气数将尽,世道艰难之际,如春雷乍破!举兵起事以抗暴政,扫除残秽!”

“大军还未出南阳,王莽已经被攻陷长安的乱兵杀死!”

“像光武帝这般谋定而后动的,才能做到攻无不克,士卒也都奋勇争先!”

听到这里,看着坐在上首连连抚须的曹操。

一众谋臣也听的差不多明白了。

这小子是借光武之事拍主公马屁啊!

关键是这小子说的也都是事实!

这就很奇妙。

曹子建的文采确实过人

“就因为光武帝宽厚仁义,德行高尚!”

“故窦融闻声而影附!马援一见而叹息!”

“敦睦九族,有唐虞之称!”

“高尚纯朴,有羲皇之素!”

“谦虚纳下,有周公吐握之劳!”

“留心国事,有昃食宵衣之勤!”

曹植的声音越发激昂,神情越发激动!

众臣也越发的头皮发麻。

“所以,论功业!光武帝非同寻常!论声誉,不同凡响!论道德人品,无非议之处!论言行,亦无瑕疵!”

这时,坐在上首抚须的曹操越听越不对劲儿。

这小子好像不是借机捧他老子我啊?

瞅了一眼激动的涨红着脸快要哭了的曹植。

糟了!这小子是认真的!

“光武帝初起之时势微力薄,文武辅臣也比不上高祖!但他最终能实现帝王一统天下的大业,创建不可磨灭、流传万古的伟绩!让金石铭刻记他的业绩!让诗书文献记载他的美德!”

“光武帝甚优于高祖也!”

高昂的声音传出大帐,

而帐内则是一片寂静,

一旁不起眼的曹丕死死的掐着自己的大腿,这才没笑出声来。

公元37年正月戊子日,刘秀下诏,重申:“异味不得有所献御”,意指异常的美味,地方的特产不许有所奉献。

当时有异国进献能日行千里的名马和价值百金的宝剑,刘秀下诏以剑赐骑士,马驾鼓车。刘秀“耳不听繁声,手不持珠玉”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洛阳南宫却非殿

“臣等告退。”

一众侍郎躬身后退离开大殿。

烛火映照着刘秀疲惫的脸庞,

看着侍郎将离开后,遂将目光移到案上的奏疏。

一份一份的看着这从全国各地呈上来的奏疏,刘秀皱眉思考良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