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章 汉章帝就很难评(1 / 4)

加入书签

大汉文帝时期

长乐宫,

刘恒抚须看着天幕,思考一阵,缓缓说道。

“虽宽仁,却不定心。”

“陛下为何这般讲?”

听到这话。窦漪房好奇的看着刘恒,宽仁不是好事吗?为何说不定心?

一旁抚膝跪坐的刘启也支着耳朵听着。

“宽仁之处不必多言,天幕已讲,但太过宽仁反而会失其道。”

刘启也忍不住探头问道。

“失其道?阿父,这是何意?”

“纵观光武帝之历程,世家豪强鼎力相多,观天幕出现的云台将几许就可见一斑。”

刘恒看着身旁娘俩缓缓说道。

“云台将也许心无二心,但云台将后面的世家却不一定与大汉一条心。”

“这就是汉明帝苛察臣下和外戚的原因。”

刘恒抬头看向天幕。

“但宽仁太过就会有制度失控的风险。”

“从将士归玉门这一幕就可看出,刘炟心中对边域其实并无太多忧心。”

刘启对此提出异议。

“不对呀,阿父。”

“这刘炟不是去出兵救援戊己校尉了吗?”

听到刘启的话,刘恒笑语盈盈的看着刘启问道:

“呵呵,启儿,阿父问你。”

“看了这么久的天幕,若是你祖父高皇帝,或者是彻儿,他们会怎么做?”

“当然是打过去!”

刘启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然后转瞬明白了刘恒的意思。

恍然大悟的刘启兴奋的说道:

“我明白了!阿父!”

“如果是祖父或刘彻,他们心里有边疆!有兵事!所以他们第一反应是打出去!会思考派多少兵!怎么打!最后才是能不能打!”

“就算是心有疑虑也是基于这个思考上的!”

“而刘炟的心中并无这个基准!”

“所以他才会那么纠结!因为他当时下意识的想法是真的没想救援西域!”

刘恒听完,略微点点头。

“可以,有点悟性。”

“不错,这就是过于宽仁的弊端,犹豫不断!”

“岂不见宋襄公旧事?”

“启儿,你要记住,犹豫不断者,必失其道!”

汉章帝为政宽仁,人也厚道。就是运气差了点。

公元76年正月,酒泉太守段彭讨击车师,大破北匈奴。

二月,武陵中蛮叛变

三月,山阳、东平发生地震。汉章帝下罪己诏自省。

天幕上,大汉地图悬于天野。

洛阳与东方、北方的三州之地上悬挂着一轮烈日。

以洛阳为中心点,画面挪移到西南方。

哀牢夷三字在永昌附近颤抖不停,随即掏出两把大刀在附近挥来挥去,耀武扬威。

然后,就见哀牢夷西边的永昌郡拔出两柄大刀向哀牢夷砍去!

而哀牢夷上方的武巂juàn和东方的益州,同样掏出刀剑向被围在三郡之地中间的哀牢夷砍去!

同年九月,云南地区永昌哀牢夷叛变。朝廷无兵派遣。

一直到次年,永昌、越巂、益州三郡之兵讨伐哀牢,才平定叛乱。

十月,武陵郡发兵讨伐叛蛮,大破蛮兵。

地图上,在洛阳东方不远的淮阳,一个写着刘延的头像也抽刀指向身边的洛阳。

而洛阳直接伸出手给了他一个嘴巴子!

又将他拎起来,放到淮阳东边下方不远的九江。

十一月,淮阳王刘延谋反,汉章帝贬其为阜陵侯。

炎汉章帝时期

穿着朝服的刘炟看着天幕人都麻了。

“这朕才刚继位啊!”

就在刚刚,西域军情已经上报到洛阳,北匈奴联合车师已经在攻打金蒲城了。

而看到天幕播放的未来,刘炟也不迟疑的直接派一万军队前去西域救援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

时间快的话,柳中城的守将应该还能保住条命。

但你也没说未来一年会这么多灾多难啊!

早知道朕就少派点兵去西域了!

“诏淮阳王入京。”

“传永昌、益州、武陵等郡整兵带甲,清缴蛮夷。”

公元76年十二月,汉军接回戊己校尉,不再派遣西域都护,同时又撤回了伊吾地区的驻兵,于是北匈奴便趁机进占伊吾。

炎汉明帝时期

回到西宫休息,穿着一身常服的刘庄看着天幕恨得咬牙切齿。

“西域之地就被这竖子这么放弃了?”

“来人!取朕杖棍来!要三指粗的那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