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82.第178章 早死评价一定高的齐文宣帝高洋(1 / 2)

加入书签

第178章早死评价一定高的齐文宣帝高洋

北齐文宣帝高洋

高洋,高欢次子,高澄之弟。

公元550年,高洋废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后自立为帝,定国号齐,定都邺城,历史上称之为北齐。

而高洋就是北齐的第一位皇帝。

东魏孝静帝时期

正在撤军的高欢愣了一下。

子进开国?那子惠呢?

公元549年八月八日,高澄正密谋篡位,被与他有私仇的厨子兰京刺死,朝廷一片大乱。

公元550年,高洋率十万大军杀向邺城。

五月,高洋大军到达邺城。

随即派司空潘乐、侍中张亮、黄门侍郎赵彦深等人去见孝静帝,劝说元善见仿效尧舜禅位给丞相高洋。

元善见知大势已去,只得禅位,随即被赶出皇宫,东魏就此消亡。

高洋随后即皇帝位,定都邺城,年号天保,史称北齐。

高澄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没少整活,还都是经典的好活。

那确定,都是名场面。什么十岁独自招降高敖曹,十三岁私通庶母骑大车、调戏别人老婆、还有最经典的“狗脚朕”和“陛下何故造反”,连被刺身亡都颇具戏剧性。

谁让他总骂厨子,活该!呸!狗头

死前被吓的躲到床底,还是被拖出来弄死,也不知道有没有尿裤子。

这纯粹他自己作死,和张飞一样对手下那群人非打即骂,打完骂完还把他们放在身边用着。兰京可不是一个人,是多个高澄身边的奴仆一起密谋杀他的。

季汉,

刘备指着天幕上的后世评价连声说道:

“三弟,看到没有!又一个与你一个毛病的人!”

“所谓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身为将军一定要尊重左右,至少,也不能随意辱骂,不要欺负人!”

张飞尴尬的摸了摸胡子。

“大哥,这事不是过去了吗。”

刘备眼睛一瞪。

“事情是过去了,但就怕道理你还不明白!”

汉末献帝时期

曹操摸着胡子感叹一声:

“孤感觉,孤要是去了南北朝都能成为圣人!”

“不为其他,就因这南北朝荒唐之人真是数不枚举啊。”

曹魏,

司马昭死活也想不通为什么。

“他是怎么做到手握大权然后被厨子杀掉的?”

“死的也太草率了!”

北魏孝文帝时期

“砰!”

拓跋宏看着天幕气的眼睛发红。

狗脚朕?

鲜卑自古不吃狗脚,因为不好吃还没肉。

他这是指着我元家皇帝的鼻子骂他是废物啊?!

还有!什么叫陛下何故造反?!

“下令,诏大都督高树生入京!”

东魏孝静帝时期

东柏堂内,

高澄看着天幕一愣,随即立刻起身破窗而出!

陈元康、杨愔、崔季舒三人面面相觑。

刚刚齐王说什么来着?

好像是说梦到兰京想要杀他?

三人刚回过神来,房门就被一脚踹开。

为首一人正是手持利刃,面露凶光的兰京。

而其身后还跟着六人。

大隋文帝时期

杨坚看着天幕叹息着摇摇头。

一旁都弄着儿子的独孤伽罗好奇问道:

“陛下为何叹气?”

杨坚摩挲着手里的奏折低声道:

“只是感叹后世子孙对高澄太过偏颇了。”

“平心而论,颇有皇帝潜质和能力的高澄对东魏的稳定是做出巨大贡献的。”

“高欢忙于战事时,十六岁的他主动请缨入朝辅政,处理政务妥帖得当,展示了自己的胆略、气度和才华,令朝廷上下心悦诚服。”

“兼任吏部尚书时,在选人用人时抛开论资排辈的做法,以实际的才德选拔重用人才,使得各尽其长,各得其所。”

“同时也将治国政策张榜公布,主动接受百姓意见,深受称赞,威望也与日俱增。”

“高欢去世后,侯景企图拥兵自固,之后又投降西魏,高澄带兵平叛,侯景南逃南朝梁,炮制了灭亡南梁的侯景之乱。”

“还有对户籍、税收、盐务等涉及国计民生的弊制进行了适当调整和革新,他是受到百姓拥护的。”

“可惜,聪明晓事而不受训,遂有其祸。”

高洋即位当年就对外展示了他骁勇善战的一面。

当时,他即位的消息传到西魏宇文泰那里,宇文泰认为高洋年少,是进攻北齐的最好时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