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93.第189章 宇文邕 谁念酒诰时不戴头盔啊(1 / 2)

加入书签

第189章宇文邕:谁念酒诰时不戴头盔啊?

公元558年,宇文护又改立宇文泰庶长子宇文毓做第二个傀儡皇帝,结果如出一辙,三年后又把他杀掉。

公元560年四月,立十七岁的宇文邕做第三个傀儡皇帝,随后任大冢宰。

宇文护执政期间总计杀害西魏恭帝、北周孝闵帝、北周明帝三位皇帝,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弑君者。

然而宇文护完全没有料到,他认为已经吓破胆,只会乖乖听话的第三个傀儡皇帝竟会乘他不备从背后偷袭。

天幕上继续播放

长安宫的复道内两人正施施然的向未央宫走去。

前面一人戴进贤冠,着曲裾深衣,宽袖长袍,腰系蔽膝,踏笏头履。

后面一人戴着十二冕旒,着日月帝服。

两人一边走一边交谈着。

眉眼间一股纤弱之意的皇帝对着前面龙行虎步的大臣说道:

“太后春秋已高,却颇好饮酒。”

“弟虽然屡次劝谏,可惜未蒙垂纳。”

“兄长今日入宫,愿更启请劝谏。”

前面大臣停下脚步,微微侧目,眼神中尽是锋锐之意。

“我劝她倒是可以,但是怎么劝?”

此时,满脸谦顺的皇帝从怀里掏出一篇文章。

双手递出,开口道:

“我早就想好了,兄长见到太后的时候就把这篇酒诰读给太后听。”

“太后觉得惭愧,没准儿从此就戒酒了。”

大臣盯着那片文章,嘴角微扬又随即按下,摆手推辞。

“我何德何能,以酒诰来劝谏太后?”

皇帝双手举着酒诰谦卑道:

“兄长的功德堪比周公。”

“天下没有人比兄长更有资格在太后面前念这篇酒诰了。”

大臣看了看态度诚恳的皇帝,勉为其难道:

“那我就试一试。”

随即接过酒诰

含仁殿内

大臣拜见过太后,随即大摇大摆地坐下。

皇帝则规规矩矩的在旁边侍立。

大臣在坐好之后,开始对太后读起了酒诰

“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

“天降威”

大臣朗声读诵,却未发现一道身影在缓缓接近。

待瞥到地上映出的黑影时才恍觉不对。

一回头!

原本侍立的一旁皇帝已经站在他身后。

脸上的那纤弱、恭顺、谦卑之色已然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冷色。

皇帝随身携带的玉珽正被其高高扬起!

“你!”

话音未落!

玉珽猛地一击砸到他头上!

大臣瞬间倒地。

宇文邕,字祢罗突,是宇文泰的第四子。

自幼孝顺,聪明且有才识。

公元560年,宇文护毒杀明帝宇文毓,宇文毓临死之前拼尽全力喊出口谕,立宇文邕为帝。

公元563年,宇文邕联合突厥出征北齐,屡屡获胜,攻占北齐二十余城。

后来,北齐兰陵王高长恭与并州刺史段韶、大将军斛律光前往洛阳救援。

突厥因为惧怕北齐的兵力强大,不敢前进。

导致北周军孤军奋战以失败告终。

而这次的失败也让宇文护的威望大降,宇文邕随即决定趁势除掉大权在握的宇文护。

公元572年,宇文邕设计在太后宫中铲除了宇文护,随后将其儿子、兄弟及亲信斩尽杀绝,迎来亲政之日。

谁读酒诰不戴头盔呀?狗头

你是大周皇帝,我也是大周皇帝,不用争了。

双皇帝咯,你皇帝我也皇帝!

权臣进宫忘带头盔的坏处。

急流勇退不好吗?

退了就会放过他么?除非他后台硬的不行,皇帝只能妥协。

他那个位置不太好,他也想过给宇文毓放权,类似曹操一开始对献帝只保留兵权,后面不知道为什么又把宇文毓毒死了。

兵权不交等于交了个寂寞。

凡事得有个过程,曹操兵权都在自己手里,和献帝一开始是合作关系。

而西魏八大柱国除了当皇帝的元氏是傀儡,其他几个都是实权,兵权不完全在宇文护手里。

宇文护军事才能一般且打仗运气不佳,基本没赢过。但他搞专权的能力真是顶级的。

能长期稳定执政,宽容对待且重用宗室,和同时期北齐高家的精神病乱舞、激烈内斗相比,北周直接实现弯道反超,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不直接自己当皇帝。

大汉宣帝时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