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极于此矣(1 / 3)

加入书签

第205章隋氏之盛,极于此矣。

武周

“自古水运皆比陆运要快捷许多。”

披散着长发,一身单衣的武则天手握书卷淡淡道:

“大运河的开通方便了南北交通,使南粮北运,北物南输。”

“如今,洛阳北市早已是漕船往来,千里不绝。”

“天下舟船所集,常有万余艘。”

灯火摇曳,

李世民用力搓了搓他的小脑袋,随即收回手背负道:

铜镜在旁边烛光的照耀下,倒映出两幅面孔。

这条从江南出发,经过汴梁,又继续北上,直达河北涿郡的两千公里大运河,就此完成。

“汴河连接长江、淮水,好处是很多。”

“杨广虽然无道,但脑子是有的。”

“朕要问问他究竟要干什么!”

看着地图上的高句丽三字。

公元609年,崭新的都城巍然耸立在中原。

整座宫殿由机括和轮轴推动,精巧无比。

“观风行殿”,乃是杨广命宇文恺建造的行殿。

杨广以“但使好心孝顺,何必改变衣服也。”拒绝了。

“会!”

婉转之声响于耳边。

这样的倾国之兵规模不下于灭陈之战。

“这”

刘启有点不明白了。

“但凡再有一次如建东都与开运河的大型劳役。”

“最重要的是”

此时的隋朝,共有一百九十个郡,一千二百五十五个县,朝廷控制的民户八百九十万户,全国人口四千六百零三万人。

公元607年七月二十九日,下诏发丁男百余万修筑榆林以东的长城。

“免天下百姓一年赋税,扬州百姓五年赋税。”

突厥启民可汗请求赐华夏衣冠。

拐弯骂我傻呢!

小李治急得不行。

降从轻典者二百余条,除“十恶不赦”大罪,减轻大逆、谋反等罪的连坐。

“不过,那杨广恐怕也是如此想的。”

下诏设西域四郡,分别是鄯善、且末、西海、河源,至此西域再次纳入中原王朝统治范围。

太原,黄河以北的军事重镇。

刘启也看向天幕,接过话语继续道:

“那时,他就会想晚年的彻儿一般施行严刑峻法。”

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北京全长八百公里。

长安往北的道路大部分都需要经过太原。

想要收服人心,就必须推行宽厚仁德的治国理念。

长城也修了。

公元608年七月,再发丁男二十万,继续修长城。

面对这个皇帝,他叹息的次数比前面那些皇帝加起来都多。

刘恒正视着刘启,肃穆道:

“不过,人人都说修造汴河是导致隋朝灭亡的原因。”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摇头叹息。

四十七平方公里的东京与四百平方公里的西苑有了。

将其余严峻条文宽松处理,名为大业律

六年时间,两千公里的大运河有了。

“但律法宽松,起义者会络绎不绝。”

“这是好事啊。”

“突厥人改变服饰做了隋朝的臣民又如何?”

而这几年内,隋朝又陆续攻灭了交趾、林邑、契丹、琉球、伊吾等国。

你要是接受了哪还有什么之盟的事啊。

周边国家打了一遍。

“改穿华夏衣冠,可是最高规格的归顺了!他弄这么大的排阵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他怕是连下罪己诏的机会都没有。”

突然想到某件事的杨坚站起身找出疆域图。

“陛下才要引漕渠,开新潭,以置诸州租船。”

而列阵中,

他一个人干了秦朝加西汉前一百年的事情。

河北、山西接壤。

天幕上,

五十万兵甲俱全的大军结成一队队的列阵。

下诏免除关内三年赋税。

“到那时”

一副是红颜迟暮,虽慈眉善目,但眉眼间总有股挥之不散煞气。

公元606年四月二十六,扬州之行结束,杨广返回东都洛阳。

而河北的北边

突厥人见到北巡的仪仗,以为是天神下凡,纷纷屈膝叩头。

隋朝全国一共有五六百个鹰扬府,每个鹰扬府有八百人到一千二百人不等的府兵。

“若无打造龙舟纵情享乐之事,这赫赫功绩与大禹也不遑多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