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32.第226章 虎牢关之战(上)(1 / 2)

加入书签

第226章虎牢关之战上

此战过后,窦建德被李世民死死的阻挡在虎牢之东。

从三月末到四月末这一期间,窦建德率十余万大军对虎牢关多次进攻,但都被唐军一一击退,始终无法西进半步。

几次小战的失利,开始让窦军士气低落。

四月三十日,李世民又命王君廓率一千轻骑偷袭都军粮道,窦军大将张青特被俘,窦军的处境更为不利。

炎汉光武帝时期

虎牢关本就属天险,又在唐军的驻守下固若金汤。

夏军连日攻城都难以攻破,士气可想而知的低落下来。

刘秀盘算一下,赫然发现此时战场的节奏再次落入了李世民手里。

此时的夏军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是就此撤军。

虽说唇亡齿寒,但也不至于为了唇就先把齿搭进去。

二是行围魏救赵之事。

绕过虎牢关,北渡黄河。

先攻占黄河以北的河阳,再翻太行山杀入河东占领汾阳、晋阳。

随后从蒲坂津渡河直取长安!

如此一来,不但绕过唐军主力,还能占据黄河以北、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广大地盘。

当时,窦建德的部下凌敬曾建议率主力渡河,攻取怀州、河阳,再翻越太行山,入上党,攻占汾阳、太原。

以此震骇关中,以解洛阳之围。

窦建德认为有道理,准备采纳,但王世充频频遣使告急,手下部将又受王世充派出使者的贿赂诋毁凌敬,窦建德因此变得迟疑不决。

其中有一位叫长孙安世的使者被唐军抓获,经策反后成为唐军间谍。

长孙安世到了窦建德处,以珍宝收买窦建德手下一些得力将领,在窦建德面前诋毁凌敬:“凌敬,书生耳,岂可与言战乎?”

此时窦建德的妻子仍然认为应当从凌敬所言,但窦建德用一句“此非女子所知也”,否定了妻子的提醒,也否决了凌敬的建议。

季汉。

诸葛亮用羽扇尾部在地上画着简易的地图。

“陛下,这是一个典型的“围魏救赵”之策。”

“若是按照这名谋士的设想,窦军出兵河东、威逼关中,李世民必定要回师自保。”

“其结果就是洛阳之围不解而解,中原唐军不败而败。”

刘禅大约明白的点点头,随即问道:

“那相父,若窦建德真的去攻长安,李世民真的会放弃洛阳吗?”

诸葛亮诧异的看了一眼他。

开了事后诸葛亮的他当然知道后续是怎么回事,但刘禅

“陛下为何会这般问?”

刘禅摸摸头,期期艾艾道:

“朕观李世民行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所以想着,他可能不会那么轻易放弃洛阳。”

羽扇落地。

你究竟是谁!

不许附在陛下身上!

曹魏明帝时期

曹叡瞥了一眼天幕,吐出枣核。

对面都把你安排的清清楚楚了。

你还在这里难辨是非。

伱用屁股想也能想明白了。

一个是在这里跟对方死磕,一个是攻略上党之地盘活兵马。

书生之见?

人书生比你明白多了!

“吐,搞不懂,哪里来的大老粗?”

“就这也能霸占河北之地?”

“他凭什么啊?”

大隋。

“这的确是书生之见。”

杨坚对凌敬的办法不置可否。

“不说这窦建德一旦掉头北上,东都洛阳还能撑几天。”

“就按这李世民的行事风格,更有可能的不是释洛阳而自救,是分兵渡河蹑其后而击之。”

“并且长安诸将及并州将帅也不能全是吃干饭的。”

“真去攻取怀孟,汾、晋、蒲津,还能不战而下?”

“延引日月,孤洛阳之心足见。”

“那王世充见窦建德不救而去,危疑震惧,还能继续坚守?”

“一破王世充,李世民席战胜之威加降附之众,北取窦建德也不过迟时月间。”

“连长安内外,行合围之势。”

“还不如趁早北撤,以逸待劳呢。”

“到时候占据地利,粮草在手,谁赢谁输还未可知。”

独孤伽罗斜睨了他一眼。

“你哪头的?”

杨坚顿时收敛不出声。

我哪头的?

都是贼子!

我哪头也不站!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端起酒杯又放下,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