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51.第243章 突厥的强大和虚弱(1 / 2)

加入书签

第243章突厥的强大和虚弱。

再说打东突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下这是个怎样可怕的对手。

突厥,原本臣附于柔然,因为善于制造金属产品而被蔑称为“锻奴”。

突厥强大后,向柔然人发起猛攻并将其赶出漠南草原。

而突厥部落的强盛则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北方游牧民族。

天幕上。

东自辽海,西至里海。

南自蒙古戈壁,北至贝加尔湖。

东西长万里,南北五六千里。

秦汉三国的一众皇帝惊愕的看着这势力范围庞大无比的突厥。

连东带西,沟北同南。

一个突厥之地居然有三个隋朝那么大!

周书异域突厥传载云:“其地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五六千里,皆属焉。”

到了隋文帝时期,在其分化离间之下,突厥部落以阿尔泰山为界分为东、西部。

而东部的突厥则又常被称为“北突厥”。

北周武帝时期

宇文邕背着手叹口气。

现在你们知道朕有多难了吧!

你们以为朕愿意纳突厥妃子?

朕这是为国为民舍出己身啊!

大隋。

杨坚微微挺直腰板。

可惜,只是让其中一部突厥来朝贡。

要是两者都来,朕的外交一栏也得再升一步!

大元世祖时期

忽必烈用匕首削下一块手把肉,沾了沾盐巴扔进嘴里咀嚼着

眼睛一瞥天幕,嘴角不由得勾起笑意。

很大吗?

天幕上。

与红色大唐疆域一般大小的北突厥晕着一层幽暗之色。

隋末唐初之际,突厥迎来了一个“泼天大富贵”

因隋朝的崩溃瓦解,大量逃亡的汉族百姓进入了长城以北地区。

在短短的数年里,突厥的势力异常膨胀!

无论从疆域的广大,还是从人口的众多来讲,突厥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纪录。

“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属焉,控弦百余万,北狄之盛,未之有也,高视阴山,有轻中夏之志。”

大汉武帝时期

被触发“打匈奴”被动的刘彻简略估算了一阵。

如以“控弦百余万”计算。

那么,整个突厥部落的人口规模应有数百万之多。

哪怕是冒顿时期也没有这么多人

原本他一直不理解刘武周和李渊等人为什么跟突厥有那么深的联系。

现在他明白了。

塞外突厥空前强大,绝不是中原之福。

但当时各路豪强划地自立,各建名号。

相比与突厥差了何止一筹?

慑于突厥人的武力,所以臣附于突厥可汗。

那时的突厥可汗俨然是九州之地的真正统治者!

刘彻看着天幕眉头一竖。

如此强大的胡人势力可不是李世民那小子发展两三年就能对付的!

这不单单是个人勇猛与统帅的事。

更是后勤、军制、财政等等宏观层面的事。

哪怕是对面遭了灾,也不是如今初生的大唐的能动的。

既然已经忍了渭水之盟,那就不要因小失大啊。

有如此强大的外患在侧,只要一天不除,大唐就一天也不得安宁。

其中的渭水之盟只是一个表面的缩影,也是一个出兵的理由。

而这一天很快就来了,曾经“控弦百万,凭陵中夏”的北突厥几乎在一夜之间就从鼎盛走向了衰落。

一方面是臣服于北突厥的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北方诸部相继反叛。

另一方面是在大唐遭遇旱灾蝗灾时,北方突厥境内也遭遇了特大的雪灾。

“其国大雪,平地数尺,羊马皆死,人大饥”

而这场雪灾也间接造成了颉利和突利的分裂。

公元628年四月,突利向李世民呈上密表,请求归降。

天幕上。

长安宣德殿

一身日月帝服,戴着垂冕的李世民看向殿下众臣,缓缓道:

“突利派人来了,说颉利攻打甚紧,请发兵救援。”

摸了摸嘴上的两撇胡须,李世民扫了一圈继续道:

“朕与突利结为兄弟,按道义来讲,其现在有难,不可不救啊。”

“然朕与颉利亦有渭水之盟,该如何?”

殿内一位紫衣大臣出列,执笏躬身道:

“陛下,现在突利来求救,则其今后势必臣服我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