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79.第271章 开元盛世盛唐巅峰(1 / 3)

加入书签

第271章开元盛世!盛唐巅峰!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捋须而赞。

“纠之以典刑,明之以礼乐,爱之以慈俭,律之以轨仪。”

“这唐玄宗确实是一位英明之主。”

“玄之又玄,顺天应人。”

“不外乎是。”

“你要多向他学习啊。”

“还有这些制度,你也要记下来。”

刘启面无表情点点头。

嗯,我要学的人要记的可多了

上一个还是李治呢

上上个忘了

大汉武帝时期

“有没有办法?咱们也整一个!”

卫霍二人十分无奈。

“陛下,您不是已经决定一边屯田一边向外扩张了吗。”

卫青心累道:

“这种情况下,府兵制是最合适的,募兵不行啊。”

刘彻闻言想了想。

“那就边境府兵,境内募兵!”

霍去病连忙拉住,急切道:

“陛下不可啊,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刘彻烦躁的挠了挠头。

看到别人有好东西自己没有,这感觉真不爽!不行!

“你!”

指向一旁的小黄门。

“陛下”

小黄门躬身上前听命。

刘彻指着天幕对宫人道:

“去告诉司马郎官!朕要看诗!”

“不能差于那什么诗仙诗圣诗家天子!”

说罢,口里不满嘀咕着。

“还诗家天子目无法纪。”

其余三人默默对视一眼。

行吧,只要不折腾自己三人,爱折腾谁折腾谁吧。

天幕上。

泰山。

礼官在封坛上高声宣读告天玉牒:

“有唐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天启李氏,运兴土德”

“上帝眷祐,赐臣忠武。底绥内难,推戴圣父”

随着声音的传出,天幕徐徐的展开。

镜头宛如插翅一般朝着大唐内的无数城池呼啸着而去。

赶往行商的胡人用着熟练的唐语叫卖香料。

容貌艳貌的胡姬跳着西域胡旋舞眉目传情。

亭台楼阁上云鬓歌女唱着最新流传的歌谣。

风流倜傥的才子提笔送上即兴写出的佳句。

在集市中。

有人架起彩色帐幔,有人支起露天棚屋,

有人摆起杂货摊子,有人铺起羊皮地铺。

彩色帐熳下,刺绣、抹额、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假发髻、彩色丝带,一应俱全。

露天棚屋下,草席、竹席、屏风、帐子、坐具、舆盆。列阵整齐。

杂货摊子上,马鞍、缰绳、弓剑、纸鸢、拨鼓、时鲜瓜果和腊肉汤饼,千奇百怪。

还有些支起竹架在补壶、锔碗、箍桶。

旁边的人则在补冠、修理腰带和幞头。

孩童们举着两仪饼拿着陶响球,在摊贩中蹦蹦跳跳、穿梭打闹。

衣服干净整洁的百姓带着笑容穿梭于商贩之间。

用手中的钱财换来柴米油盐,还有些绒花头饰、蒸梨糕糜。

“封祀岱宗,谢成于天。子孙百禄,苍生受福”

身披日月帝服,头戴十二星旒。

李隆基伫立在高耸入云的泰山之巅。

俯瞰着莽莽苍苍的帝国山河。

随着献礼完毕。

他亲手点燃了堆满柴薪的“燎坛”。

火光乍起。

美景于光中消逝。

一缕青烟,随风而去。

一抹余晖照在李隆基的脸上。

他眺望万里江山,豪情满怀。

由于唐玄宗在文治武功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都得到了全面发展,国力达到了顶峰,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繁荣的盛世开元盛世!

“是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

“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千里不持尺兵。”

“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

“自开远门西行,亘地万余里,入河湟之赋税。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胜较。”

大唐全国耕地面积达到八百五十万顷,大约合现在的六点六亿亩,当时人均占有耕地为九亩多。

“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

公元749年,官仓存粮达九千六百万石!而唐朝的一石为八十公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