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满门忠烈(1 / 4)

加入书签

第274章祭侄文稿满门忠烈

公元756年,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安史之乱起,黄河以北的中国,陷入血流成河、尸骸遍野的拉锯战中。

那么,安史之乱里的最让人遗憾是什么?

选项一:祭侄文稿

选项二:孤城十月

选项三:自相残杀

选项四:老而不死

选项五:以上都是

选项六:跳过

嗬!看似是选择,其实答案只有一个!

祭侄文稿啊看了之后不敢再看

从后面回来的说一句,选五。

这段是分段资料片,选五都能看。当然了,接受能力不强的单选六就行了。

回来了,劝你们选六

天幕上,选项五的票栏一骑绝尘!

随后画面淡淡暗下。

突然,一点豆大的烛光照破黑暗。

光亮渐渐布满方圆之地。

摇曳的灯火旁。

一杆墨汁干枯的狼毫在白纸上磕磕绊绊的草乱书写着。

右侧上首的书面涂抹异常,而随着笔锋而过的还有滴滴水珠砸落,浸湿了点点文墨。

枯瘦苍老的手虚握着笔杆。

一位悲痛欲绝、泪水如决堤般滚滚而落,依然义愤填膺奋笔疾书的老人,映入眼帘。

而在老人的左手旁,则赫然是一颗枯首!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

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

事实上,从一开始在河北地区愿意跟随安禄山反叛的人并不多。

因为“安史之乱”并不是官逼民反的产物。

相反,它发生在唐朝全盛时期,所以,当时的百姓并不恨唐朝。

虽然叛乱初期在安禄山的淫威之下被迫屈从,但是没过多久,河北抵抗就广泛开展起来了。

从河北到河南,到处都有人起兵反抗。

其中出力最多的就是太原太守颜真卿和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

或者,就是颜杲卿。

天幕上。

一位头戴黑色幞头,身穿红色圆袍。

目如璨星,容貌奇俊的老人正对着安禄山躬身行礼。

随后一副疆域图缓缓展开。

常山,西接太原,北上范阳,南下洛阳。

大汉。

刘邦猛的从榻上站起!

仔细的看着天幕上的疆域图,看了一遍又一遍。

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那一句话。

以失律丧师之罪斩封常清、高仙芝。

“乃公刁你阿母个李隆基啊!”

一瞬间,将整个河北战略版图联系起来的刘邦气的指着天幕破口大骂!

“你尔婢的蠢贼!”

“彼其娘之!”

“天杀的狗货!”

“大好时机!大好时机啊!”

“入伱阿母的!你个!怎么!”

一旁的吕雉惊得嘴巴大张。

各种千奇百怪闻所未闻,不堪入耳面红耳赤的污秽之词从刘邦口中一气呵成滔滔不绝的肆意洒出!

大汉武帝时期

殿内三人瞬间想通一件事。

“所以”

刘彻略有些艰难的张口。

“所以从一开始就能平定河北?”

卫青霍去病两人木着脸,点点头。

地图都放出来了!这还能看不懂吗?!

一开始三人都以为潼关失守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叛军势大,那河北之地还北通幽州遥接漠北。

所以李隆基是急于求战想尽快恢复河北这个四战之地,免得北方胡族趁势南下中原之地又丢了。

虽然临战斩将也是弱智了点,但还情有可原。

毕竟叛军势大吗,急于求成忙中出错吗

陛下自己,也这么干过吗,不算稀奇。

但疆域图和天幕的内容一出,三人顿时明白了。

错了!想错了!

是我们想深了!

这狗东西,只是急于求成!

颜杲卿一开始为安禄山手下。

公元755年十二月,安禄山攻克洛阳被阻挡在潼关之外时。

颜杲卿杀掉了安禄山安排的土门守将,截断了河北与井陉的道路,断了安禄山的后路树起了反抗的大旗。

身处平原的颜真卿也同时招募了万余士兵分开河北与河东的连接,断了安禄山的粮草供应。

朔方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