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90.第281章 忠义之薄奸邪之厚(1 / 3)

加入书签

第281章忠义之薄奸邪之厚

为了一家一姓之天下,宁可吃人,宁可将百姓和士兵活活饿死!这种令人发指的暴行居然被美化为“忠义”!

回想刘璋,刘禅虽然被嘲笑是投降派,好歹还保留了一点人性!

这话一下给我干懵逼了

此时的睢阳不仅是唐朝的经济命脉,还是一座孤立无援的围城。

根据睢阳之战之前的燕军破城记录可知,里面的百姓根本没有投降的机会,可以说完全就是死路一条。

他吃人肯定是不对的,可是谁在逼他吃人呢?为什么他们是没有罪的?反来苛求张巡。

睢阳城里的粮食本来是够的,许远屯了六万石的粮食!而唐朝的一石可是八十公斤!

但被李巨那王八蛋硬生生的分走一半给了睢阳前面的济阴和附近的郡县,然后济阴拿到粮食就投了,周围的郡县全部见死不救。

他本来是可以不吃人的,那帮王八蛋,全是造成人间地狱的凶手!

连肃宗都觉得他可以投降,但如果他不拼死抵抗,整个形势可能更为糜烂,受害者会更多。

甜蜜的!李隆基!李巨!贺兰进明!许叔冀!

大汉。

“忠臣良将,不得其时。”

刘邦看着天幕叹息着臣子之忠、百姓之惨。

“朕观之,那什么肃宗也是个庸碌之主。”

吕雉闻言皱了皱眉。

“这话有些托大了吧?”

“能收复睢阳说明长安已经收复了。”

“这不算庸碌了吧?”

刘邦轻蔑的扫了吕雉一眼。

“妇人,安知人心?”

吕雉面无表情注视着他。

刘邦侧过脸,完全不尴尬道:

“你就没想过,为什么河南诸郡上上下下一个出援手的都没有吗?”

“而张巡城破后三天,援兵来了,因为有一个神将就已经很可怕了。”

“张巡只有死,那些守军也是。”

“没办法,毕竟李隆基还没死呢。”

吕雉听得毛骨悚然。

“就因为这个?就因为他是太上皇的人?!”

刘邦奇怪的看了她一眼。

“乃公倒是没发现,你居然还有这么感性的时候?”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说,他两边都不站?”

吕雉忍不住怒气,狠狠捶了一下锦榻,怒声道:

“所以两边都不把他当自己人,没人管他!等他自生自灭!”

“夺守城之功?!”

“这些人把天下当成什么!把忠臣良将!一城百姓当成什么?!”

刘邦似笑非笑的看着天幕悠悠道:

“当成什么?这乃公不知道的。”

“只知道,张巡不死,援军永远不至。”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双膝跪地叩首,嘴里模糊不清道:

“太宗,我已经派人去命这些人回来了!”

“到时候您好好出出气!”

随后抬头,张着肿了三圈的香肠嘴模糊道:

“就先别打我了。”

大马金刀坐在龙座,李世民目光不善。

“呵,怎么处理那些人是你这个皇帝要做的事。”

“朕不越俎代庖。”

“但,伱身为一国之君却弃国都而亡,朕找你是理所应当的!”

“退一万步讲,老祖宗教育不肖子孙也是应该的!”

李隆基慢慢低下头。

“太宗,我知错了。”

李世民看着双眼乌黑、鼻血直流、浑身脚印的李隆基冷笑几声。

“不用在这摆出个谨小慎微的模样。”

“你玩的都是朕玩剩下的!”

随即看了眼天幕,咬了咬牙沉声道:

“那些像颜杲卿、张巡一辈的人,国家太平时被摒弃在远方,屈居为下等小官。”

“天下大乱时就把他委弃在孤城!”

“任随他们齑粉于寇手!”

“为何为善者皆不幸而为恶者却之以幸!”

“为何对待忠义之薄而保奸邪之厚!”

“这些你想过没有?!”

李隆基叩着首一言不发。

“你记住!”

李世民缓缓起身,踱步走到不敢抬头的李隆基面前沉声道:

“朕留你一命,是为了大唐。”

“做的好,是你应该的!你没资格贪图享乐!”

“做不好,那朕会再选个能做好的!”

李隆基心里咯噔一声。

太宗皇帝这话是何意?

难道他能来的地方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