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07.第298章 藩镇俯首元和中兴(1 / 2)

加入书签

第298章藩镇俯首元和中兴!

公元806年,唐宪宗命左神策军节度使高崇文等率军讨蜀。

高崇文在长武城屯兵,练兵五千,常备不懈。

接到诏令,即日启程,军资器械,一无所缺。

率军自斜谷出兵,一路严申军纪,斩关夺隘,所向皆捷。

正月出兵,九月唐军便攻克成都,生擒刘辟,平定叛乱。

随后又前后平定夏绥节度使杨惠琳、镇海节度使李又起兵叛乱,也被宪宗平定。

唐宪宗削藩初战告捷,声威大震,许多节度使纷纷自请入朝为官,交出兵权。

大汉武帝时期

对于一上来就敢直接动手的宪宗,刘彻虽觉得其有几分鲁莽,但还好没失了血性。

“打的好!”

刘彻一扬袍袖,扬言称赞。

“那个德宗,对藩镇姑息迁就、委曲求全。”

“那节度使都成了终身制了!”

“长此以往,朝堂越发不敢派人接替。”

“任命也不是出于天子之意。”

“如此一般,国还为国吗?”

“就该用国法制裁藩镇!否则天下怎么治理。”

刘彻身体一歪,倚着锦榻昂首朗声道:

“就该狠狠的打!”

“告诉那些胆敢蔑视皇帝权威、挑战朝廷底线者,天下绝不姑息!”

天幕上。

帝王手持长剑伫立于大唐中央。

抬头望去,那些桀骜不驯的节度使皆一一俯首称臣。

公元812年,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田兴受镇兵拥护掌权,中央任命为节度使,遂归顺中央,赐名田弘正。

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割据申、光、蔡三州,唐宪宗发兵近九万人进讨,久战无功。

画面一转。

顶风冒雪的九千精锐望着远处还在沉睡的城池,默默不语。

迎着蒙蒙亮的天光,为首的将领仔细观察了一阵。

随后手臂一挥!

九千将士似黑云般,直向城池席卷而来!

公元817年,唐宪宗任命宰相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负责统帅全军。

又派李愬讨平淮西节度使吴元济。

十月十五日,李愬率九千精锐于暴雪深夜急行一百三十里,于十月十六日凌晨抵达蔡州城下,生擒吴元济。

申、光二州守军亦降,淮西尽复。

大唐德宗时期

“好!好!好!”

李适激动难耐的站起身鼓掌叫好!

自贞元二年吴少诚拥兵割据之后,大唐中央军就在也没有踏入淮西之地!

终于!

大唐的旗帜终于能再次在淮西之地高高飘扬了!

“不愧是第三天子!”

“哈哈哈哈!当得!当得!”

后横海节度使程权奏请入朝为官,朝廷收复沧、景二州。

幽州刘总上表请归顺。

成德镇上表自新,献德、棣二州。

公元819年二月,刘悟杀节度使李师道降唐。

淄青李师道亦平,收复淄青十二州。

淄青镇是唐宪宗平灭的最后一个势力强大的藩镇。

该地自代宗时期起便已割据,称霸一方五十四年之久,至此被朝廷彻底平灭。

至此,德宗时期对藩镇割据姑息的场景再也不复存在,大唐重归统一。

使元和年间达到了中兴的局面。

唐宪宗的削平藩镇说白点就是唐中央实力可以了,拉着听话的藩镇灭了不听话的藩镇。你要终结藩镇制度,可就不存在听话的藩镇了。

权利下放了就很难收回了,就像汉末“废史立牧”一样。

唐宪宗主要就忙着整顿朝局,打击宦官和削藩了,如果他还能腾出手把回纥、吐蕃、南诏都削一遍了话,那他就不是唐宪宗了。

那就妥妥的太宗再世!起码他在任的时候把河朔三镇还有西川、夏绥、镇海、淮西这些个强大的藩镇给平了。

说实话,这要是搁某些朝代里,这都已经是属于开国皇帝该干的活了,真的算是可以了。

但要让他对内用兵的同时还对外用兵,怕是他爷给他留的那点家底也不够用。

德宗后期其实也是有作为的,他疯狂敛财为的就是给自己的后人削藩攒资本。

大唐。

李世民安安稳稳的坐在龙座上,脸上却没有一丝笑意。

做为马上皇帝、天策上将。

李世民一眼看出“天下太平”里的深刻问题。

表面上看,这些骄兵悍将好像都给收服了。

但究其根本,这些藩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