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2章 潇湘竹石图(1 / 2)

加入书签

姜成已经跟丁倩过了明路,自然不好再称呼丁老爷子为丁老爷子,那太生疏了。
便跟着丁倩叫他爷爷。
“说得好听,以后可要做到才是!”
“来来来,给你介绍几个长辈,这些都是老头子我的好友。”
丁老爷子笑了一声,招呼姜成上前。
姜成便和丁倩上前,跟这些老人一一打招呼。
这些老家伙,别看一个个看起来像是活不了几年就要入土的,在这云海市可是真正的大佬。
坐在众多大佬身边,姜成如今有了底气,也挺直了腰板,应付自如。
如果是以前他没有金手指,每日为金钱忙碌的时候,和这些有钱的大人物打交道,肯定会很拘束不自在。
但如今他却完全心里不虚,和这些老头只是平常相处,倒让这些人显得对他更加亲近了。
说起他平时鉴定古玩,和一些赌石方面的技巧,一个老头看着姜成微微一笑,似乎有些赞赏,又似乎有些戏谑地开口道:
“小姜不愧是古玩和赌石这方面的行家,说得的确有理,刚好我今天带来了一幅画,小姜帮我掌眼看看?”
他之前还想着让他孙子和丁倩在一起呢,结果谁知道他孙子不争气,在丁倩面前自惭形秽,白白让那么好的姑娘被姜成捡了个漏。
既然连他这老朋友都说姜成厉害,那他让姜成帮他看个东西,应该很简单吧?
丁老爷子闻言挑了下眉,这老东西,自己孙子不争气,还想着为难姜成,看他笑话呢!
他想考较姜成,没问题,不管输赢,终究只是自己人之间玩闹罢了。
但这好歹是自己的孙女婿,总不能白白的被别人刁难。
丁老爷子笑着说道:“你让小姜帮你看东西,自然也没问题,不过这可是我的孙女婿,你想使唤,好歹也得给个礼物吧?”
姜成挑眉看向这几个老爷子,这又是唱的哪一出戏?
不过,既然丁老爷子开口了,他就一言不发,看着事态发展。
那出声的老头听丁老爷子这么说,便道:“我带来的这个东西可是颇有争议啊,就连那些国际上的专家都不能确定,原本是想着来看看方老,和你们拍卖行的林大师怎么说。”
“想要询问小姜,也不过是我一时兴起,不过丁老头你说的也对,小姜对我来说是晚辈,初次见面是该给个见面礼,更何况我还打算劳烦他。”
这老头看向姜成,摸着嘴上的胡子笑着问道:“小姜,不知你有没有兴趣帮我看看我带来的这幅画?”
姜成自然无什么不可,他点头微微笑道:“能给老先生看画是我的荣幸,不过既然老先生自己也说了,这幅画的争议颇大,我到时给出我的观点,老先生可别觉得我说的有错。”
“那自然不会,”老头说道。
他走到一旁,从一个长长的画筒中取出了一幅画。
姜成扫了一眼,上前接过,小心的展开。
姜成一眼扫过,这是一幅《竹石图》,长一米左右,宽近三十厘米。
几个老头看着展开的这幅画,纷纷笑道:“老柯,你真是会刁难人,关于这幅画的争议已经持续了那么多年,几派专家都没吵出个结果,你拿来为难小姜一个小年轻,当真是失了风度啊!”
原来,这《竹石图》现在的持有者姓柯。
柯老一瞪眼睛,“去去去!我只是想让他研究研究,看他能不能说出个一二三,又不是非要他给这幅画定性!”
丁老爷子看着姜成笑了笑,“你这柯爷爷净会给人出难题,那你便看看吧,不过这看画费该如何给?”
后面一句,他是看向柯老说的。
柯老抽了抽嘴角,“要是小姜能说出个让我们信服的理由,只要言之有理,我都认同,至于看画费,我前些日子不是得了个董翰亲作的菱花紫砂壶全套,送他了!”
丁老爷子满意的点点头,“小姜,明万历董翰可是四大紫砂壶大家之一,他的全套紫砂壶茶具,价值超过八千万,你看爷爷给你争取来的看画费如何?”
姜成拿着画笑道:“非常满意,谢谢爷爷!那我就这幅画发表一些自己的拙见了,关于这幅画争议颇多,几位老爷子且听之吧!”
《竹石图》,又名《潇湘竹石图》,竹石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画物,各代非常多的名家都画过它。
图卷末端题有“轼为莘老作”五字款识,据明代庐陵人吴勤考证,此画为苏轼在黄州时赠予好友孙觉的作品,落款中的“莘老”即孙觉。
他是苏轼同年进士,亦是黄庭坚的岳父。
卷中和拖尾有杨元祥、郑定、吴勤、熊冕、杨慎、夏邦谟等二十六家计三千多字的题跋,题跋时间最早为元“元统甲戌(1334)二月望”,最晚为明嘉靖“辛酉(1561)八月”。
明代以后,这幅画卷便销声匿迹,直到近代被白坚夫收藏,后杨仁恺从中促成售与邓拓。
后来,流入柯家之手。
这幅画因为明代杨慎除了为《潇湘竹石图》题跋之外,还曾为另一幅元人临摹东坡的《风雨竹枝图》题跋,后来两幅画作都下落不明,因此《潇湘竹石图》的真伪也受到了质疑。
白坚夫曾质《竹石图》卷于徐森玉、谢稚柳、张珩诸先生,都没有要,因为不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