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章滇南三怪(1 / 4)

加入书签

第77章滇南三怪

朱文琅突地伸脚,分别向倒在地上的汤望汤朔两兄弟踢去,顿时将二人穴道封住,一下被踢到回廊阶下,立时便有隐在暗处的四名军士冲了过来,七手八脚地将汤氏兄弟捆得结结实实,拖到后边去。

张然不及救援,方才又听朱文琅说“我这是在抓贼”,刚刚抬起准备迈前一步的脚又落了下去,一声不吭,恶狠狠地盯着朱文琅。

他已明白朱文琅的用意,但想到此时出场的是“滇南三怪”,这三怪武功比福寿二仙更高,若是能打赢朱文琅,而对方又说话算话,兴许还能将汤氏兄弟讨要回来。想到此便不再说话,只是盯着已下场的众人。

“朱某剑下不杀无名之辈,来将通名!”朱文琅嘻嘻一笑,学着戏台上的词,怪声怪气道。

其实这种“来将通名”的事,也就出现在戏台子上。

除非是在数百年前的秦汉时期,两军对阵之时,往往先由领兵大将单打独斗,数万军士在后边列队看热闹,等敌我两将分出了胜负,两军再互相冲杀,或者干脆败将一方便直接后退,所率大军列队在阵前看一拨热闹,当一回免费观众,搞个半日游,便全须全尾齐齐整整地向后转了,而战胜的一方大将也会得意洋洋地远远望着,任他们退去,然后拎着敌将人头回去报功,反正只有敌将的人头才是军功,至于普通的士兵,无论取多少人头都是白干活,还不如省点气力,把敌方打退,或者吓退,便行。

而如今的两军交战,往往一上来便是战阵厮杀,领军之人比的乃是排兵布阵、临机判断战机的能力,双方拼的是要将对方的士卒大量杀伤,极少有一上来便由双方大将亲自捉对厮杀的,哪还会有当面叫“来将通名”之类的机会?

故而此时朱文琅不去按武林中的规矩,拱手通报姓名门派,却学这种戏台上的戏词儿,实在是有些调戏对方的味道。

为首的吴盛个子矮小,乃是一名侏儒,已是气得哇哇乱叫:“小子,别得意,让你知道待会死在谁的枪下!老子乃是‘幻神枪"吴盛。”又指着另两个瘦高个子:“这是‘附骨刀"吕维,这是‘诛仙斧"段虎。我们乃是兄弟三人,江湖名号‘滇南三杰"!”

“哼,什么‘滇南三杰"?是‘滇南三怪"吧?”朱文琅一愣,冷笑一声。

他早前在宫中之时,便曾听上官雷提起过这“滇南三怪”之名。

这滇南三怪乃是三个结拜兄弟,武功颇高,残忍好杀,不论有无过节,看不顺眼便会猛下杀手,比之那“福寿二仙”汤氏兄弟更不讲理也更为凶恶。数十年前上官雷经过云南时曾与他们有过一些摩擦,以“雷霆剑”上官雷的武功,在他们手中也受了些小伤,养了数日才好。

只因这三人从未踏足中原,因此恶迹不显,但却恶名在外,中原武林中人都知道有“滇南三怪”这么一个名号,也有称他们为“滇南三凶”的,但他们自己却总是自称“滇南三杰”。

却不料今日居然会碰上他们。

朱文琅说起这话,那“滇南三怪”已是脸色一变,从未有人胆敢当面说他们这个外号的,凡是说过这个外号的人,都已死在他们手下,眼前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娃娃居然如此不知死活。

“诛仙斧”段虎已是气得嗷嗷大叫,将两把大板斧操在了手里,大喝一声,已冲了过来,两片寒光闪闪的板斧舞得不见斧影,声势甚为威猛。

几乎与此同时,“附骨刀”吕维就地一滚,刀光闪闪,便朝朱文琅下盘攻来。

原来这“滇南三怪”乃是结义三兄弟,向来有一套合击阵法,由老三段虎的板斧冲头阵,老二吕维的地趟刀攻下盘,但最凶险狠辣的却还是老大吴盛的“幻神枪”,守在外围寻隙而攻。

所谓“幻神枪”,其实是一种奇门兵器,乃是两杆短银枪以极细的钢链相连,既可使出枪招,又能用流星锤的招数,还可当成暗器飞出,实是厉害无比。若是碰着扎手人物,需得三兄弟同上,组成阵法,则由老大“幻神枪”吴盛守在外围,因他对两个兄弟的武功招数极为熟悉,故那两杆银枪能在吕段二人的身形缝隙间间不容发地刺出,令人防不胜防。

这门阵法上下齐攻,远近相济,威力大增,多少武林好汉都倒在了这套阵法之下,这些武林好汉论单打独斗,无一在“滇南三怪”中任何一人之下,却往往被这套阵法所困,含恨而亡。

此阵法为“滇南三怪”中的老大“幻神枪”吴盛所创。吴盛虽为侏儒,却是三人中最为狠辣阴险多智令人头疼的角色,别看吕维和段虎二人对别人穷凶极恶,但在吴盛面前却是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违抗,由此可见吴盛在这“滇南三怪”中的地位。

只见一转眼间,那“滇南三怪”中的老二吕维的附骨刀竟是后发先至,比那“诛仙斧”还要早到半分,若是常人只顾着对付威风凛凛攻来上盘的“诛仙斧”,却往往被那悄无声息攻向下盘的“附骨刀”所害,就算躲过了“附骨刀”,也难逃无影无踪的“幻神枪”的毒手!

朱文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