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三章 三个优势(1 / 2)

加入书签

赵燕云已经从关外之地出兵,以骑兵十五万为先锋,中军主力八十万,越过关西山脉,进入突厥边界。

进入突厥边界之后,赵燕云却命令全军驻扎,并没有继续前行,而是陈兵于此。

对此众将都有些不理解,所谓兵贵神速,应该趁着突厥大军并未到来之际,攻城略地才是上策。

“王尊,为何下令驻扎边境啊。”

“突厥大军不日便到,到时候我们可就失去战机了。”

“何不乘此机会,占领突厥地域。”

霍去病等将领,对着赵燕云请战的说道。

“诸位将军莫急,看来诸位将军对于突厥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啊。”

诸葛亮代替赵燕云对着霍去病等众将说道。

“突厥之地城池少而地势平坦,即便我们占据突厥地域,也无城池可守。”

突厥境内以平坦的草原为主,而突厥之人则是以放马牧羊为主要生存方式。

所以突厥之地虽然面积广阔,城池却并没有多少,而且突厥缺少砖石,城市大都以土城为主。

土城的防御力可想而知,占据那些土城也根本没有太大的意义。

“而且一旦进入草原平坦之地,那情况就会对我军不利。”

庞统也在一旁补充着说道。

“突厥兵力,其骑兵占据八成,骑兵在平原之上的战斗力,那远不是步兵可以相比的。”

“一旦我们深入腹地,而对方骑兵大举来攻,我军的局面将会十分被动。”

突厥人善狩猎骑射,所以突厥骑兵的精锐自然不用多说,突厥兵力也是骑兵为主。

可以说如果正面跟突厥骑兵硬碰,即便是可以胜,也会伤亡惨重。

“原来如此,那不知道王尊和两位丞相是何意?”

霍去病也是名将,经过诸葛亮和庞统的一番解释,也已经明白了。

“所谓一动不如一静,突厥从南部边境调集大军前来,必然是劳师以远,而我们养精蓄锐蓄势待发,已然占据优势。”

“我们所驻扎之地,为山脉延伸所在,此地不同平原,崎岖不平,骑兵并无优势可言。”

“我们表面驻扎,但是却暗中调集部署,一旦突厥大军来攻,我们四面合围。”

赵燕云对着霍去病等将领,说出了他跟诸葛亮和庞统商议的计策。

这是跟突厥交锋的首战,所以赵燕云要保证必然来一场大胜。

所谓首战告捷,才能提升士气,也可以率先的占据先机。

“末将等听从王尊安排。”

霍去病等人,听了赵燕云的计策,不禁的豁然开朗。

“霍去病听令,带领你的骑兵大军在前迎敌,若遇对方兵马,不比交战,直接向着两侧撤退。”

“宇文成都听令,带领神机营在中军位置列开阵势,等待突厥大军到来。”

“诸葛丞相与庞负相,你们两人各带二十万人马,于两侧之地埋伏,一旦突厥大军到来,立刻形成口袋阵型。”

赵燕云对着众人安排说道。

“尊王令。”

根据赵燕云的安排,这些骨干人员纷纷开始准备。

两日后哲别带领五十万突厥骑兵,经过五日的赶路,已经临近了突厥东部边界。

“将军,前方发现敌军骑兵大营,根据查探,对方骑兵应该在十五万人左右。”

听到如此消息,哲别思考了一下。

“命令全军,向对方骑兵发起攻击,左右两侧分别包抄,一定要尽可能的将对方骑兵歼灭。”

哲别对着手下下令说道。

对于突厥骑兵来说,能够对其形成威胁的只有同样的骑兵,步兵即便是多出两三倍,也不足以对其构成太大的威胁。

哲别是突厥名将,其骑射之术号称突厥第一人,而且战场经验极其丰富。

“准备发起进攻!”

在一番安排之后,五十万骑兵分成三路,向着霍去病的骑兵大营冲杀过去。

五十万骑兵对战十五万骑兵,相差三倍有余,而且突厥骑兵的战力不凡。

按照哲别的预计,只需要一个冲杀,即可让对方溃不成军,三路形成合围,基本上对方骑兵就只有被歼灭的份了。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霍去病是故意将骑兵大营设在明显位置,为的就是引诱他们的攻击。

而在骑兵大营中,霍去病已经让将士们随时待命。

“将军,对方骑兵已经向我们发起了攻击。”

哲别带领大军发起攻击的那一刻,消息就汇报到了霍去病的面前。

“不进行抵御,全军分成两路,向着中军左右两翼撤退,大营直接舍弃。”

霍去病对着手下下达命令道。

随着命令的下达,早就准备好的将士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