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章 亲人离世(1 / 2)

加入书签

南方的正月,很少下雪,记忆中仅有过一两回。今年出奇的冷。霰粒子颗颗往下坠落,砸在人脸上,想借机镶嵌住。

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二朱拖着疲惫的身子沉沉地走向公交站。手机震动,是姐姐发来的信息。没有读完泪珠就已经簌簌滚落了下来。一抽一抽的哭泣声吓到了两个迎面朝她走来的年轻人。失措的站在路边招来一辆的士。“去东站,谢谢。”强忍着泪水,二朱怕影响到司机师傅。窗外,车水马龙都在奔向各自已知的方向。

原本两个小时的车程因为雨雪天气延迟了。二朱回到老家已经是夜里一点钟了。

不高不矮的三间瓦屋,光透过黑夜依旧勉强发出微弱的力量。脚踩在雪地里,嘎吱嘎吱地响。再往前走两步便看到:一顶帐篷搭在门前,一口黑漆漆的棺材摆放在房子的左边。

大娘舅弓着身子,蹲在火盆前烧着纸钱;二娘舅弯着腰,拿着蛇皮袋子铺在地上。防止冰粒子上冻人容易摔倒,铺上袋子就不容易摔倒了。打了声招呼后走进屋内,打开那扇小时候无数次关呀、开呀,把它作为乐趣的暗红色房门,二朱看到瘦弱的只剩下一身皮包骨头的外婆倒靠在床头,双目安静的闭着。母亲则是抱着年幼的小弟睡在另一头的床沿边。走近看,小弟红红的脸蛋贴着母亲的胳膊,而母亲眼睛是睁着的,再仔细一看,头发早已被泪水打湿了。这一夜,除了酣睡的小弟,其余人都在这个寒冷的冬夜各自受伤蜷缩着。

元宵节这天,霰雪在空中粒粒垂直往地面大剌剌的戳。三间小屋子里挤满了人,有小时候走亲戚一年见一次的长辈,有童年时期的玩伴,有熟悉的、不熟悉的人,但无一不例外脸庞都承载着悲伤。在他们的脸上也已爬满了岁月的痕迹。外公还在外面冷冷的睡着。当地的习俗是在外面去世的人不能进家门!下午祭奠悼念外公,那一串串外公的下一代名字环绕在的耳边,人原来就是一个个代号啊。念完了也就没有了。尽管你是他在世时最亲密的人。

全家都陷入悲痛,怀揣着无法言说的伤痛送外公去火化。二朱看着车前挂着的白绸花与对面相向而来的红绸花,红白相遇。感叹人与人之间的悲喜各不相同!三天后外公的葬礼结束了,亲戚们陆陆续续地离开了,表哥们和姐姐因为工作也返回工作地了,还剩下舅舅和母亲待在家陪伴失去老伴,从此孤零一人的外婆。二朱也留下来了。因为一句话,陷入无比的后悔与愧疚之中,迟迟不愿离开。“二朱,你过年怎么不回来啊?你外公念了你好几次。”外婆泪眼婆娑的拉着她的手,声音颤颤地。

“对不起,外婆。”二朱不知道如何向外婆表示歉意,一个劲儿说对不起。

从什么时候开始被强行贴上“大龄单身女青年”这个标签的?大学一毕业二朱就选择到南城工作,人生地不熟她也不怕,只希望离家远远的。工作两年后,家人的电话除了催婚没有别的。记得有一年的年夜饭上,二叔端着酒杯站起来要敬二朱的酒,这可是折煞了二朱。

“二朱,二叔就等着你带个对象回来。然后吃你的喜酒啊。”

“老大,你要好好给二朱攒好嫁妆,不能只搞小老不。”

三叔口中的“小老不”是二朱的小弟弟,因为是父母高龄生下来的,家中最小,所以这样称呼。

三叔跟父亲碰了一杯。父亲笑哈哈带过去急忙转向其他话题。阿朱脸迅速泛起一片红,她在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不让人发现这一刻的慌乱与尴尬。

二朱的名字是六岁那年要上学报名,爷爷给临时起的,没有什么好的寓意。

“我有名字咯,姐姐,快教教我写名字。”小时候的二朱有了名字那一刻开心的又蹦又跳。

后来在刚成年时,二朱有些难过。二朱的小弟——子耀出生了,名字是父亲在他出生前就取好了。二朱的姐姐叫靓娴,是父亲在她出生那天给取的。

回老家这几天,二朱没有联系任何朋友。

在老家陪了外婆一周后返回南城。二三月的南城,丝丝冷雨浸湿了衣角,撑着雨伞走在苍老的梧桐树下,道路积水空明。路过点心店买了两个海苔小贝。每回二朱需要精神放松,想吃点甜食时,这家海苔小贝便是首选。小小的,四块钱一个,真贵。二朱拿着微薄的工资,扣除房租和日常开支后所剩不多。

最近朋友小媚打电话给她,两人的共同好友文华买了新房子,问她要不要回去和她一起去给文华庆祝。二朱在失去外公后,认为亲人也好,朋友也罢。都要且行且珍惜。于是答应了周六回去。

“你回宣城了吗?”看到分手两年的前男友发来信息。

二朱在想:他也被家里催婚了吧,便回复“回了。”

“那我们见一面吧”手机那头似是一直在等待消息,快速又发来信息。

“我回来有事,在我朋友这。”二朱以为前男友刘齐能明白她的言外拒绝之意。将手机揣进口袋和小媚挑选东西。

最后买了一套茶具、鲜花还有水果,二朱和小媚来到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