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3章 暴龙发威,就是一锤子买卖(1 / 2)

加入书签

这片海域,便是王昊特意挑选好了的预设战场。

海域位于两座岛屿之间,宽约七八里,长约六七里。

此时,正值欧洲的“荷西战争”期间,西班牙与荷兰不止在欧洲,在各处殖民地也打得不可开交。

于是,王昊就利用荷兰人与西班牙的之间的仇恨,让刘少杰带三艘风帆战列舰,假扮西班牙舰队袭击荷兰人的港湾,用“引蛇出洞”之计,将荷兰舰引来这个预设战场。

又让郭绍振打着郑芝龙的郑家船队的旗号,诱使荷兰舰队进入伏击圈。

然后,对荷兰舰队展开突然袭击!

而当荷兰舰队进入伏击圈时,王昊也驾着“暴龙号”,以接近二十二节的高速,从岛屿后面冲了出来。

考虑到荷兰舰队的船坚炮利。

为了减少东江水师的损失,王昊将首要打击目标定在了荷兰人的旗舰……“奥拉维亚号”。

此时,荷兰舰队刚挨了两轮炮击。

正处在一片慌乱之中!

特尔洛特也发现了正在快速靠近的“暴龙号”,但是,以“暴龙号”这个速度,又是在两里左右的距离外,荷兰人要想瞄准了再开炮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只能用主炮估摸着盲射,炮弹落在离“暴龙号”数十米远的海面上,砸起几蓬数米高的水花。

连水花都没有溅到暴龙号上。

……

相距两里,对于带光学瞄准镜的B-34型舰炮来说,要打中奥拉维亚这么大的目标,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是,王昊却不想这么早打炮。

打炮这种事,不能射得太快。

一方面,是因为炮弹太少。总共才400发炮弹,在之前与孔有德的水师大战中用了两发,攻打尚可喜占领的皮岛城时又用了一发,现在仅剩497发。

这种炮弹,用一发就少一发。

虽然留下弹壳,等将来技术成熟了可以复装,但是那得等多少年之后才有可能。不说别,这个年代,到哪里去找生产底火的材料?

在原本的历史上,子弹的底火直到1840年才被英国人发明出来并用于子弹和小口径炮弹。

要自己造出雷酸汞?

王昊也知道一些理论知识,知道一些研究方向。但要发明子弹的底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就只能省着用。

没有绝对的把握,王昊不想开炮。

另一方面,王昊并不想将“奥拉维亚号”击沉,只想将它击伤,然后缴获它,再拉回去修修??,变成自己的战列舰。

毕竟,修战列舰,可比造战列舰容易得多。

造一艘战列舰要四五年,甚至十几年。比如说西班牙的“圣母康塞普西翁号”一级风帆战列舰,从1648年开始建造,到1662年才下水。前后用了……十五年!

而要维修一艘风帆战列舰,则要看损坏程度,一般在一两个月,最多一年时间就能修好。

考虑到以上两个方面,王昊虽然很有把握击中“奥拉维亚号”,还是决定靠近一些。

于是,就迎来了“奥拉维亚号”的第二轮炮击。

并且还挨了两炮。

一炮打在上层板上,22磅的实心弹在钢制的甲板上砸出了一个凹痕,又弹跳起来,将一名东江军士卒的肩膀打掉半边,然后再次落在甲板上弹跳而起,旋转着从另一侧落入了大海之中。

另一炮打在“暴龙号”的侧舷上。

22磅实心弹砸在“暴龙号”的侧舷上,只是听了个响,留下一个浅浅的凹点,然后,就弹回了海水之中。

没有给“暴龙号”带来任何伤害。

由此可见,这“暴龙号”上的钢甲有多强悍。

……

首先,要说一说暴龙号的……侧舷钢甲……的厚度。

参考北洋水师的定远舰:侧舷装甲在水线上装甲厚365mm,水线下装甲厚305mm,炮座装甲厚304mm,炮盾厚15mm,船底装甲50mm。

暴龙号的装甲没这么厚。暴龙号水线上的装甲只有150mm,水线下装甲80mm,船底装甲40mm。

但是,钢甲的材料却完全不同,性能上有了质的飞跃。

定远舰的铁甲材料,应该也就是普通高碳合金钢。

而“暴龙号”上的钢甲材料,主要为i2Mo合金装甲钢,硬度值大于HRC50,属于超高硬度装甲钢。部分地方还加装了钛合金钢。

这种超高硬度装甲钢,虽然只有150mm厚,却比365mm的定远舰上的装甲的防护能力还要强。

因此,即使是奥拉维亚号上的22磅炮,也只能在暴龙号的侧面装甲上留下一个很浅的凹印。

……

这个情况,看得“奥拉维亚号”上的特尔洛特都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