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5章 兵工专家(1 / 2)

加入书签

八路军总部这次到武安兵工厂来的人不止一个,而且还都是一些懂技术的专家,都是从黎城黄崖洞兵工厂里面来的。

总部自从得知武安兵工厂自己制造出了一款半自动武器以后,自然将这个消息在第一时间转告了成立一年之久的总部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

对于一个地方军分区有兵工厂,黄崖洞工厂里面的技术人员就有些不相信,至多就是一个大的枪械修理所而已。不是他们不相信,而是这一时期国内条件就这样,想要称呼为“厂”,多少你得有几台像样的机床吧,不可能有一个铁砧,几把铁锤和锉刀就好意思叫工厂吧。黄崖洞兵工厂,好歹还有五台车床、两台刨床和一个拥有三节锅炉的蒸汽动力机,这才敢称是八路军兵工厂的。

至于制造出半自动步枪,就更加表示怀疑了。这样的武器,就算是技术发达先进的美国人,也只是在两年前才制造出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自己的国家怎么可能现在就造出这种武器,或者是制造出来的半自动武器,和墨西哥人在1908年造出的那支半自动步枪一样,全身都是毛病和故障。

an总部首长的口气却很坚定和坚决,告诉他们这款被武安兵工厂命名为八一式的半自动步枪,已经经过冀南军区司令员的亲自试射,性能非常出色,比起日本人的三八式步枪和国府的中正式,要强很多。

首长都这么说了,证明半自动步枪是真实的,性能是可靠的,这下子可就刺激到了的兵工厂技术人员,非要去武安兵工厂实际看一眼不可,而且不是一个,是一大群,十几个都闹着要去看看。

此时的黄崖洞兵工厂,在技术实力上已经不弱,有着一大批从国外回来的,以及国内大学的武器专家,如德国柏林大学钢铁系毕业的陆达、日本早稻田大学电机系毕业的程明升、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郭栋才、留学英国的冶金博士张华清。另外国内大学毕业的有燕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张芳、上海同济大学毕业的唐英之,还有大学毕业学过机械、土木、动力工程的郑汉涛、陈志坚、高原、唐成仪等数十位专家。

武安东玉岭兵工厂,如果不是孙义成提供的那些机器设备,实力还真赶不上。孙义成购买的那些无缝钢管等材料,在半自动步枪的制造方面,可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才来到武安兵工厂的,一共有六人,分别是陆达、张华清、张芳、郑汉涛、陈志坚,带队的是兵工厂第一所所长刘贵福,他也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位制造出马、步结合加折叠式三棱刺刀新型步枪(该枪后来被八路军总部命名为“八一式马步枪”)的人。

在詹政委陪同下,几位武器专家进入了兵工厂,只不过在进入兵工厂内部,看到那些机床机器之后,这些人就小小孩子看到了自己最喜爱的玩具,一下子就迈不开步了,眼里除了激动还是激动。

东玉岭兵工厂里面的机器设备,不但比他们想象的多得多,还先进得多,黄崖洞兵工厂里面的机器和这里相比,简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日本早稻田大学电机系毕业的程明升,趴在一台铣床跟前,看着原本标示厂家铭牌的位置,现在却空荡荡什么也没有,一把拉住詹政委的手来到机床跟前,询问这台先进的铣床是哪里来的,为什么没有生产厂家的名称。

在另外一边,德国柏林大学钢铁系毕业的陆达,则盯着一堆无缝钢管在那里发愣,无缝钢管在这里如此的不值钱,就这样随意地乱放着,也不怕丢失?

一个地方三级军分区能够有一所兵工厂,这已经让专家们惊叹了,现在竟然在这里看到了先进的设备和紧俏的无缝钢管,怎么能不让这些人发疯,一群人开始围着詹政委,询问起这些设备和材料来源的问题。

詹政委只清楚兵工厂里的设备和材料是司令员花了好大力气弄来的,至于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他就不清楚了,面对一群知识分子的追问,政委只能无奈地将孙义成出卖了。

和这些技术人员思路和想法不同,带队的黄崖洞兵工厂第一所所长刘贵福,除了在想这些设备是怎么来的之外,还在想这些设备是怎么运进山洞里面的。

他刚才也看过了,山洞里面的设备不但数量要比黄崖洞的多,而且要新很多,很多设备明显就是全新的。这些设备最重的超过了五六吨,六分区的人是怎么把他们从外界运进来的?想当初黄崖洞那台三锅炉蒸汽动力机,几乎是拆解完才抬进去的。

对了,还有那柴油发电机,那么大功率的发电机他还是第一次看到,估计国民政府那边都没有吧,这些东西是从哪里弄到的?一定得好好和六分区的领导谈一谈,如果能再弄一批这样的设备,那黄崖洞兵工厂岂不是要腾飞起来了!

刘所长正沉思间,忽然又被一阵惊呼声惊醒,转头看时,原来那几位技术专家已经离开围绕着的六分区领导,又聚在另外一个地方观看着什么,惊叹声就是从他们几人嘴里发出的。

将脑海里的想法先放下,刘所长赶忙走过去,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参观一下这个兵工厂,其他事情出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