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三十九章 回信(3 / 3)

加入书签

学位就被召回了。

“斗南兄客气,”李谕说,然后问溥伦,“贝子爷准备参展的物品是什么?”

溥伦说:“有茶叶、瓷器、丝绸,还有,根据康纳公使的要求,命人制作了一个王宫模型,参考了我的王府。”

康纳其实想要的是故宫模型,不过慈禧没同意,只能选择了一家王府。

参展的东西倒不出所料。

李谕说:“既然是世博会,而且会期很长,参展国家许多,艺术方面可以多点展示,比如京戏。”

溥伦问:“洋人也喜欢这个?”

李谕笑道:“前段时间康纳公使刚在公使馆组织了一场文化沙龙,名角杨小楼登台演出,各位大使都喜欢得很。”

“连他们都喜欢?”溥伦有些吃惊,“既然如此,就让同庆班一同随行。”

反正是朝廷出钱,至少租下了大半艘轮船的票,完全可以多拉点人。

李谕接着说:“此外,圣路易斯市还有一场叫做奥林匹克的运动会,可以随行带一些运动员,参与一下。”

“奥什么匹克?”溥伦没听过这个词。

李谕重复了一下:“奥林匹克。”

溥伦摇摇头:“不知道!”

李谕只好给他多解释了一下:“奥运会,哦,就是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场国际间的大型运动会,将来地位不亚于世博会。而且,这是关乎和平的一场盛会。”

满族过往一直崇尚骑射,对运动挺感兴趣,虽然大部分满人现在已经拉不开弓,不过想象中还是曾经金戈铁马的时代。

额,只存在想象中了。

溥伦也对“和平”比较在意,毕竟他是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不仅对自己的定位有自知之明,对当下的国际形势也有自知之明,打肯定打不过,和平是目前清廷所求。

但国际形势,和平不是口头说说,像日俄战争在家里打架还得忍气吞声求中立,就有点过了。

和平这东西吧,是打出来的,还是俾斯麦那句话概括得好: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溥伦听完李谕解释,感觉离得这么近,可以接受,于是答应了带上张伯苓。

李谕目的达到,又和溥伦聊了一会儿,其他事情都完全同意溥伦的观点。

离开溥伦府邸,李谕立刻把消息告诉了杨小楼和张伯苓。

杨小楼很疑惑:“洋人听的懂中国话?”

李谕说:“肯定听不懂。”

杨小楼说:“那他们连戏里讲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喽?”

李谕点点头:“不知道。”

杨小楼尴尬道:“这有什么意思?”

李谕说:“简单,你们提前选好曲目,反正洋人自己肯定不会选戏。到时候把唱的戏文用纸板写好,唱戏的时候有人举着打出来就是。”

李谕把字幕这件事灵活用到了舞台剧上。

不过想想倒是个好主意,毕竟现在电影差不多也就这么个水平。

杨小楼拍手道:“帝师脑子真的好使!”

李谕补充说:“最好还能写个故事梗概,在唱戏前就让美国观众看到,效果更好。”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