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41 十八万巨款!(1 / 3)

加入书签

木匣子不大,占据最多空间的是三沓钞票,每沓钞票都是整整一百张,而且都是崭新的大黑拾。

三沓钞票就是三千元钱,在这个年代绝对是一笔巨款,就连岳文轩看到了都很高兴。

他如此开心,当然不是因为这三千元钱在这个年代的购买力,而是可以作为藏品进行收藏。

他还没有去专门收集大黑拾作为藏品,大黑拾是五七年十二月上市发行,此时想要收集全新钞票进行收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这三沓崭新的大黑拾钞票在未来会是一笔巨款,只要选择在合适的时机出手,能够给他换到六千万以上的收益。

除了占据空间最多的大黑拾,匣子里放的一沓全国粮票也很是惹眼。

岳文轩大致翻了翻,这一沓粮票的面值不一,全部加起来大约有三千斤左右。

在这个时期的国内,全国粮票就是排名第一的硬通货,比钞票和黄金还要受人欢迎。

剩下的那些全部都是一张张存单,每一张存单的数额都不是很大,最少的一千元,最多的五千元。

存单上的名字一看就是随意取得,他顺手拿起一张存单来,上面的名字是张铁柱,再拿起一张来,上面的名字是刘三毛,每一张存单上的名字都不一样。

对于这一点,岳文轩并不觉得奇怪。

这个年代并没有实行实名制,存钱的时候如果不愿意写自己的名字,也可以随便编一个,银行的工作人员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他手上的这些存单,取钱的时候也是只认存单不认人,无论这些存单在谁的手里,都可以把钱取出来。

在后世的时候,一些年龄大的老人丢失存单之后会非常惊慌,就是因为有过这个时期的经历。一旦家里的存单丢失,就等于钱丢了,不可能再找回来。

岳文轩快速的清点了一遍,把所有存单上的存款都合计在一起,总共是十八万元!

这绝对是一笔巨款!

这些存单的开户行几乎遍布全市的各个营业网点,而且每一张存单上的数额都不算很大,显然是存款人故意为之,为的就是方便取款,不惹人注目。

很明显,这应该是韩庭芳生前准备的后手之一,如果形势有变,家里遭遇了困难,这个匣子里的东西就派上了用场。

岳文轩并没有找到孙守诚口中的韩家藏宝,但有了这一个木匣子,也算没有白跑一趟,就算对于眼光极高的他来说,这也是一个极大的收获了。

听孙守诚说,韩家的祖宅就在市郊东面十几里的韩家村,岳文轩打算闲暇的时候去这个村子里转一转,就当做是游玩散心了,不管有没有收获都无所谓。

如果韩家积累几代的财富仍然留在国内,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被藏在了老宅的某个地方。

这么重要的家族收藏,肯定会藏得很严密,一定会藏在一个别人很难找到的地方,换成其他人寻找,就算有了这样的想法,也未必能有收获。

但岳文轩有小世界的探查辅助,只要能确定一个大致范围,找到的希望还是极大的。

当然了,也只是有可能涨到韩家藏宝。

如果韩家的藏宝并没有藏到老宅附近,岳文轩也就无法进一步确认藏宝的大致范围,只能放弃寻找。

韩家村距离市区只有十几里,并不算远。几天之后,岳文轩抽了个时间过去看了看,结果让他很失望。

韩家的老宅包括韩家的宗祠,地上地下都被他仔细探查了一遍,结果没有任何发现。

毕竟来都来了,一点收获都没有,他有点不甘心。他干脆抽出一整天时间来,把韩家村附近的土地都探查了一遍,结果还是没有任何发现。

至此,岳文轩也就彻底死心了。除了韩家村之外,他根本就想不到韩庭芳还会把家族藏宝藏在什么地方,没有大致的范围猜测,自然也就没法继续探查。

好在岳文轩也只是因为闲着没事才对这件事情比较上心,就算没有收获,也不至于让他有多失落。

韩家世代累积的藏宝虽然没有找到,但已经收获的十八万存折却是一笔实实在在的巨额财富,岳文轩并没打算继续存在银行里吃利息,虽然这个年代的利息很高。

五九年最新出台的政策,一年期的利率是百分之六点一二,但岳文轩手中的这些存单,最早却是五二年存进去的,那个时候的利率更高,年利率甚至在百分之十四以上,就算是活期利率也有百分之五点四。

他手中的这些存单,大部分都是五二年存进去的,此时已经到期,只有少部分是前两年的日期。

这些还没有到期的存单,如果提前取出来,就只能按照活期利率进行计算,会有不小的损失。

但岳文轩并不在意这些,这点利息对他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他打算在近期之内把所有存单上的钱都陆续取出来,提取这么大额的存单,银行给的钞票基本上都是大黑拾,用来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