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面圣(1 / 3)

加入书签

姜伶着实被吓到了,但也立时镇定下来,防御似地后退两步的同时,看清了来人。

奚泊聿负手而立,两道幽黑目光直直定在她的方向,一身深黑交领长衫愈发衬得面容冷峻。

姜伶毫无避讳他的目光,只是被打量久了多少有些不自在。

“姜伶不知,殿下竟有背后窥视于人的习惯。”

她的语气淡淡,几分疏离和嘲讽却显而易见。

既然跟在她的背后,自是看到了她并没有靠近幽篁里的打算。

奚泊聿心下明了,姜伶是在诘问抑或是控诉昨晚他对她的无端指责。

她的眼神灼灼,清亮的眼眸似含笑意,唇角微不可察地轻轻一扬。

“王妃有所误会,本王来到这里时,王妃尚在河畔漫步。”

姜伶:“……”。

*

姜伶与奚泊聿再次不欢而散,方走至清风阁门前,便听到里面传来晚岫大哭的声音。

姜伶急忙奔入晚岫所在的外间,只见归墨、侍书两姐妹正在旁边耐心劝慰。

侍书:“晚岫妹妹,你定是做噩梦了,三王府戒备森严,怎能容外人随意出入?”

不同于侍书的柔婉,归墨的宽慰有几分直爽,“我和侍书就住在隔壁,若有贼人,怎能毫无所觉,难不成我们三王府的侍卫都是饭桶不成?”

侍书、归墨原本在凌云阁服侍三皇子,姜伶嫁进来后,两人被夏檐安排在清风阁侍候,两人皆会功夫。

“可是,我就是看到鬼了呀。”

侍书扑哧一笑,“晚岫妹妹,还不承认是做梦,连鬼都能看到了。”

晚岫忙道:“不是鬼,是扮作人的鬼。”

归墨有些不耐,“好了晚岫,你再嚷嚷,只怕要吵醒王妃。”

姜伶道:“我都听到了,侍书、归墨,劳烦你们二位去我的房间仔细查看,首饰金银是否俱在。”

侍书立时应了句是,归墨却立在原地一时未动,似乎对姜伶过分宠信晚岫的胡言乱语有所不满,但也只是犹豫片刻,随即同侍书一道去了。

姜伶从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但晚岫自小跟在她的身边,她的性子姜伶最清楚不过,晚岫胆子小,好端端的绝不会说起鬼怪。

侍书、归墨两人很快回来了,姜伶房间的一应物品俱在。

若是贼人,怎会不拿一物,若是谋害,怎会不伤一人?

侍书笑嘻嘻地道:“好晚岫,这下承认做梦了吧?”

晚岫瓮声瓮气地嗯了一声。

姜伶却突然顿住了,若是谋害,不是未伤一人,而是偏巧她那个时候出去了。

一切都只是猜测,连晚岫自己都不能确认是梦境还是现实。

姜伶把这件事放在了心里。

*

卯时甫至,宫里的仪仗卫队、宫车御马浩浩荡荡停置在三王府的朱漆大门外,仪仗如龙,香车宝盖,彩绸如虹。

明德帝最为宠信的高公公在年轻小太监的搀扶下,步下马车,亲宣圣旨:

“三皇子赈灾抚民,不负圣恩,有功于社稷,无愧于祖宗,特赏宫车轿辇进宫觐见;三王妃姜氏,恭良淑贤,心怀万民,朕心甚慰,特赏锦缎十匹,玉如意一对,着与三皇子一道进宫赴宴,钦此。”

奚泊聿、姜伶接旨谢恩。

高公公笑着道:“陛下特意吩咐,殿下赈灾辛苦,辰时动身进宫也不迟。”

奚泊聿道:“为父皇分忧,乃吾辈分内之事,怎可居功违制让父皇久等,这就随高公公一同进宫。”

高公公抬眼瞧见三皇子身旁站着一位端庄娴静的绝色美人,遂笑着上前行礼,“见过三王妃。”

姜伶微笑着道:“高公公请起。”

高公公不由点了点头,心中暗暗称赞,忽然想起前几天小皇子吟的两句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听说三王妃是凉州人,不想凉州苦寒之地,却生出王妃这般如花似玉的人儿。”

姜伶道:“高公公谬赞了。姜伶并非凉州人氏,家父家母皆燕京人氏,只因家父常年戍守边地,不得已举家迁往凉州,

姜伶虽生于凉州长于凉州,血液里流淌的却还是燕京的血。”

高公公似乎一呆,他可明明记得昨日三殿下进宫述职之时,自己问起三殿下身边的砚池,王妃是何地人氏,砚池答:凉州人。

砚池是三殿下的贴身护卫兼心腹,怎会不知,除非三殿下自己尚不清楚……

奚泊聿确然不知姜伶是燕京人,燕京人也好,凉州人也罢,都无关紧要,因此当高公公与姜伶闲谈之际,他只是负手静立未发一言。

高公公何等聪明之人,察觉到三皇子没有闲谈的兴致,立时住了口,请三皇子姜伶移步宫车。

姜伶在晚岫的陪同下行至宫车旁,晚岫依礼退至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